7月8日,日本奈良市,安保人員逮捕刺殺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當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槍擊,在送醫後不治身亡。視覺中國供圖/朝日新聞 via Getty images
曲俊燕/文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髮表演説,遭槍擊後在醫院不治身亡,終年67歲。國際社會為之震驚,多國政要表達了哀悼,並強烈譴責這一暴力襲擊行為。日本國內民眾也進行了持續數日的悼念活動。
安倍遇刺後,媒體第一時間發佈了大量現場照片和視頻影像,最接近核心的照片,是安倍中槍後倒地以及安保人員抓捕嫌疑人的畫面。
除了專業記者拍攝的照片,現場觀眾用智能手機拍下的畫面也從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缺失的情節,還原了事件的全景——在NHK發佈的一段由在場觀眾拍攝的視頻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嫌疑人從安倍的背後靠近並射擊,在第一聲槍響後,現場冒起白煙,安倍回頭查看,隨後再次中槍倒地。事發時,媒體的視頻畫面大多給了安倍特寫,未能兼顧到環境細節。
7月8日,日本奈良市,安倍晉三遇刺前的畫面。演講剛開始不久,安倍便遭槍擊。圖片來源:朝日新聞
7月8日,日本奈良市,安倍晉三中槍倒地。該場景的照片,成為日本《每日新聞》《西日本新聞》以及《紐約時報》等報紙第二天選擇的頭版大圖。圖片來源:共同社
由在場觀眾拍攝的視頻,左側圓圈中為演講中的安倍晉三,右側圓圈中為正在靠近的嫌疑人。圖片來源:NHK(視頻截圖)
7月8日,安倍晉三演講開始前,由日本廣播協會NHK拍攝的現場畫面中,可以看到嫌疑人的身影,其黑色單肩包中似有大件物品。圖片來源:NHK(視頻截圖)
這些有意或無意間記錄下的刺殺現場,事後去看,無疑是令人感到殘忍和痛苦的影像。對於逝者的親朋好友和事件的見證者,也將是困擾其一生的創傷記憶。歷史學家理查德·特拉斯克( Richard B. Trask)於1994年出版的書籍《痛苦的圖片:肯尼迪總統的攝影和暗殺》(Pictures of the Pain: Photography and the Assassination of President Kennedy)曾詳細分析了肯尼迪遇刺事件中的專業與業餘影像,採訪當事攝影師並做了大量調查,為人們提供了通過影像剖析歷史的一種視角。
或許因其痛苦,我們更需直視。理解痛苦的影像,也是理解歷史的一種重要方式。
千鈞一髮
歷史上,日本曾發生多起政要遇刺事件。最近一次引起轟動的襲擊,發生在15年前。2007年4月17日,日本長崎市市長伊藤一長遭槍擊身受重傷,因醫治無效身亡。襲擊者來自日本黑社會團體“山口組”,行兇動機緣於他本人與長崎市政府的糾紛。
安倍晉三的外公岸信介也曾任日本首相。1960年7月14日,時任日本首相岸信介在一次活動中被極端右翼團體成員刺傷,並於幾天後下台。
1960年,岸信介在遇刺受傷後,被送往醫院。視覺中國供圖 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3個月後,1960年10月12日,時任日本社會黨主席淺沼稻次郎被右翼政黨成員山口二矢用刺刀刺殺,不幸身亡。淺沼稻次郎出席的是一場政黨辯論活動,當山口二矢對他提出反對意見時,日本《每日新聞》攝影記者長尾靖(Yasushi Nagao)下意識地靠近二人,在刺刀將要刺入前的一瞬間,他用4x5大畫幅相機定格了歷史。這張照片被評為1961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的年度照片,還獲得了1961年普利策新聞獎的攝影獎項。
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千鈞一髮”的刺殺瞬間,兇手的恨意與決絕、被刺者的慌亂躲避、周圍人的迅速阻攔,一切將發生而未發生,也將觀者短暫帶入緊張恐懼的漩渦中。在膠片相機的“慢攝影”時代,這樣的歷史瞬間被記錄下來更為難得。
1960年10月12日,日本東京,時任日本社會黨主席淺沼稻次郎(右一)被右翼政黨成員山口二矢(中)用刺刀刺殺瞬間。圖片來源:荷賽官網
近年來世界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刺殺現場影像,可能要數2017年的荷賽年度照片。2016年12月19日,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活動時遭槍擊身亡,美聯社攝影師布爾汗·奧茲比利奇(Burhan Ozbilici)拍下了令人驚恐的一瞬。
這張照片展現了一名殺手宣告勝利、展示自我威嚴的短暫畫面,他旋即被當場擊斃。行兇者梅夫呂特·阿爾滕塔什是一名在現場假扮安保人員的22歲土耳其警察,俄羅斯外交部將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
2016年12月19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爾洛夫在出席活動時遭槍擊身亡。Burhan Ozbilici/美聯社 圖片來源:荷賽官網
據攝影師奧茲比利奇在採訪中回憶,當日他只是順道去拍攝這場展覽,為俄土關係的文章拍一些配圖。槍聲響起後,大使倒在離他只有幾米的位置,行兇者的槍還握在手裏,奧茲比利奇在驚恐地撤退、躲避時,仍然拍下了包括槍手和現場觀眾在內的數張照片,似乎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他仍在按快門。“即便我受傷,或者被槍殺,我仍然是個記者。我要做好我的工作。”
在文化媒體Vulture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將奧茲比利奇拍攝的這張照片比作“歷史繪畫”:在燈光講究、環境優雅的美術館裏,血腥殺戮、恐怖主義、民族主義、政治鬥爭,一切令人戰慄的元素在兇手舉起手的一刻被推向高潮,這種超現實的戲劇性畫面,與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克·路易·達維特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重要的是,奧茲比利奇像一個戰地攝影師那樣,冷靜地做出了畫面判斷。現場也有其他記者從不同角度拍攝,但奧茲比利奇在角度、時機、構圖等方面更勝一籌,這也讓他的作品成為獲獎的首選。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克·路易·達維特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
法新社的照片展示了另一個視角。Yavuz Alatan/AFP
從影像角度來看,這些刺殺現場的圖片,因拍攝對象的特殊身份、罕見的激烈場面和攝影師千鈞一髮間的迅捷反應,而具備重要的歷史價值。
從死亡開始的記錄
1968年4月4日,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一間偏僻的汽車旅館中遭槍擊身亡。現場唯一的攝影師喬瑟夫·洛(Joseph Louw)沒有目睹金中槍的一瞬,當他聽到槍聲衝出房間時,金已經倒在地上,他身邊的人一齊指向子彈來的方向,卻沒有人親眼看見兇手是誰。喬瑟夫·洛拍攝了4卷膠捲,其中一張照片成為經典。
1968年4月4日,美國孟菲斯,馬丁·路德·金在一家汽車旅館的陽台上中槍後倒地。這張照片成為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的經典畫面。Joseph Louw/攝
得知馬丁·路德·金出事後,另一名《生活》雜誌攝影師亨利·格羅斯金斯基(Henry Groskinsky)和同事第一時間驅車300多公里趕往現場,抵達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刺殺已發生數小時,現場竟還能直接進入和拍攝。汽車旅館周邊荒無人煙,夜晚格外寂靜。馬丁·路德·金的屍體已被運走,但地上的血跡還在,“當你看到那樣的場景,有很強烈的入侵感。”亨利·格羅斯金斯基回憶説。他還進入了金下榻的房間,儘可能快地拍攝眼前的一切,因為自己可能隨時會被要求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民眾為這位領袖人物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悼念活動。到馬丁·路德·金的葬禮舉行時,現場有數不清的攝影師,拍下第一張照片的約瑟夫·洛也在其中。拍下悲劇性影像的攝影師,總需要直面由事件帶來的殘酷情緒。“我被委任了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卻遭遇如此悲劇……這讓我身心俱疲,是情感上的折磨。我很悲傷,但這是我需要做的工作。”
刺殺發生數小時後,汽車旅館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地上馬丁·路德·金的血跡。Henry Groskinsky/攝 圖片來源:life.com
在馬丁·路德·金下榻的306房間裏,他的行李還整整齊齊地擺放着。Henry Groskinsky/攝 圖片來源:life.com
在馬丁·路德·金下榻的306房間裏,金的好友、同事和相關團體人員在開會。Henry Groskinsky/攝 圖片來源:life.com
1968年4月5日,美國芝加哥奧黑爾機場,馬丁·路德·金被刺殺的第二天,人們在閲讀相關報道的報紙。Robert Abbott Sengstacke/Getty Images
美國亞特蘭大街頭,悼念的人羣跟隨馬丁·路德·金的靈柩前行。Getty Images
暗殺之後產生的影像,折射着事件的餘波,也發酵出更復雜的情緒。當年的新聞照片中常常會出現事件之後人們拿着報紙閲讀相關報道的畫面。而在今天,人們或許早已在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上了解事件詳情,購買報紙更像是給自己留一份記載着白紙黑字的歷史檔案。
7月8日,日本東京,員工們正準備分發《讀賣新聞》的號外,該報紙報道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的消息。視覺中國供圖
旁觀者永不缺席
在歷史性突發事件現場,來自旁觀者、目擊者的影像始終無法忽略,他們是對官方敍事的多重補充。如今攝影記者頻頻感嘆,當遇到突發事件時,民間“拍客”們的影像經常先於甚至優於媒體照片。這種“博弈”,實際上在半個多世紀前就開始上演。
2013年,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曾舉辦一場紀念美國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JFK)遇刺50週年的影像展,名為“1963年11月22日的JFK:旁觀者的歷史視角”,強調了旁觀者在見證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約翰·F·肯尼迪在達拉斯被槍擊身亡時,現場許多關鍵的影像都是出自業餘攝影師或旁觀者之手。
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時大眾媒體蓬勃發展,人們對名人的生活更加感興趣,廉價相機、即時成像相機對於普通人來説也不是稀奇之物。肯尼迪遇刺當天,現場(很可能是)唯一完整的視頻不是來自新聞記者,而是一個名叫阿布拉罕·扎普魯德(Abraham Zapruder)的中年服裝商人用陳舊的8mm電影機拍攝的。在這段26.6秒長、共486幀的自制影片中,第313幀精確地記錄了肯尼迪頭部中槍的瞬間。
著名的“第313幀”。由Kodachrome II 8毫米安全膠片拍攝的肯尼迪遇刺影片,第313幀顯示肯尼迪頭部中槍瞬間。Abraham Zapruder/攝 圖片來源:ICP
1963年11月29日出版的《生活》雜誌刊登了扎普魯德自制影片中的一些靜態幀畫面,考慮到畫面過於血腥暴力,第313幀並未刊登。由於時間倉促,頁面也未能來得及做成彩色,在之後的幾期雜誌中才有了彩色版本。圖片來源:Vice
扎普魯德當年所使用的電影機品牌與型號。圖片來源:Vice
肯尼迪遇刺的第二天,扎普魯德將影片的版權以15萬美元出售給了《生活》雜誌,同樣參與競爭的還有CBS電視台,但因《生活》出價更高,最終影片沒有第一時間在電視上播放,CBS著名記者丹·拉瑟(Dan Rather)在電視新聞中對這段影片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目擊者Mary Moorman在肯尼迪遇刺瞬間用寶麗來相機拍攝的照片。人們在將這張照片放大後,發現柵欄後站着一名戴徽章的人,疑似警察,這也引發了一系列關於兇手身份的陰謀論猜測。Mary Moorman/攝 圖片來源:ICP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前的影像。佚名/攝 圖片來源:ICP
刺殺肯尼迪的兇手Lee Harvey Oswald。佚名/攝 圖片來源:ICP
展覽的主辦方ICP甚至將這些旁觀者照片描述為“反新聞攝影的”。該展覽策展人Brian Wallis説:“1963年11月22日,人們對傳統新聞攝影的期待轟然崩塌。”
半個多世紀以來,業餘的26.6秒影像深深印在幾代美國人的腦中,成為有關肯尼迪遇刺最完整、最經典的歷史畫面。當攝影記者在現場受限時,是這些作為“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ts)的旁觀者協助記錄了歷史,雖然他們的拍攝視角和動機十分個人化,卻留下了寶貴的證據,讓媒體的專業影像與民間影像共同成為了歷史檔案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荷賽官網
https://www.worldpressphoto.org/collection/photo-contest/1961/yasushi-nagao/1
奧茲比利奇採訪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p-photographer-burhan-ozbilici-world-press-photo-of-the-year-2017-2#as-my-mind-raced-i-saw-that-the-man-was-agitated-and-yet-he-was-strangely-in-control-of-himself-he-shouted-at-everyone-to-stand-back-security-guards-ordered-us-to-vacate-the-hall-and-we-left-8
熱點問答:誰刺殺了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12/20/c_1120151346.htm
觀察|安倍遇刺身亡背後:日本政治中的“刺殺傳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782496124794505&wfr=spider&for=pc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20708/k10013707921000.html
安倍圖片
https://www.reuters.com/news/picture/in-pictures-former-japan-pm-shinzo-abe-a-idUSRTS9DNRT
讀賣新聞
https://www.yomiuri.co.jp/national/20220708-OYT1T50252/
ICP肯尼迪展覽
https://www.icp.org/browse/archive/objects/frame-313-of-8mm-home-movie-of-assassination-of-john-f-kennedy-dallas
https://www.icp.org/exhibitions/jfk-november-22-1963-a-bystanders-view-of-history
VICE 肯尼迪遇刺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3dddx5/the-other-shooter-the-saddest-and-most-expensive-26-seconds-of-amateur-film-ever-made
肯尼迪遇刺業餘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2t1NV_iaI
馬丁·路德·金
https://www.life.com/history/the-night-mlk-was-murdered-a-photographers-story/
https://www.icp.org/browse/archive/objects/body-of-martin-luther-king-jr-lorraine-motel-memphis-tennessee
https://abcnews.go.com/blogs/headlines/2013/04/the-murder-of-martin-luther-king-jr
約瑟夫·洛
https://www.plparchive.com/insights-from-the-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