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來臨之際,人們熱衷於探討驢象之爭,卻很少知道,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兩大“巨頭”之外,美國還有多個小黨和獨立候選人,也參與了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
2016年,在特朗普與希拉里·克林頓激烈競爭的同時,約有700多萬選民將票投給了第三方候選人。來自自由黨的加里·約翰遜(Gary Johnson)獲得了全美普選票中的3.27%,創下了該黨有史以來最好的選舉成績;另一位第三方候選人、綠黨的吉爾·斯坦(Jill Stein)獲得約1.1%的普選票。
而在1992年,獨立候選人羅斯·佩羅(Ross Perot)更是贏得了約18.9%的普選票。儘管這些選票無法使第三方候選人脱穎而出,但確實對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的整體得票情況產生了一些影響。
美國大多數州都實行“贏者通吃”的選舉人團規則,即普選票得票最高者將贏得該州所有選舉人票。在2016年大選中,第三方候選人在密歇根、佛羅里達等州的得票總數高於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票數差距,有分析認為這可能影響到了該州最終的勝者。
總體來看,這些第三方候選人的財力和影響力遠遠不及兩大黨,曝光率也很低。上一次非兩黨候選人與兩黨候選人同台辯論還要追溯到1992年,當時獨立候選人佩羅與比爾·克林頓、老布什三足鼎立。但到了2000年,美國總統辯論委員會規定各位候選人必須獲得15%以上的民調支持率才能參加總統辯論,這無異於將第三方候選人拒之門外。
在2016年大選後,綠黨的斯坦希望在三個“搖擺州”重新計票,其中賓夕法尼亞州法院要求遞交申請的選民繳納高額保證金,綠黨最終放棄。
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小黨和獨立候選人角逐美國總統大選。在聚光燈早早聚焦於特朗普和拜登的2020年大選中,僅是名字登上選票(ballot)的第三方候選人就有30多人,還有一些候選人可以通過被選民手寫在選票上(write-in)的方式參與競選。這些第三方候選人位於美國政治光譜中的各個派別,當然也不乏明星和爭議人士。
喬•喬根森:讓美國變成“大型的瑞士”
63歲的喬·喬根森(Jo Joregensen)來自自由黨(Libertarian Party),她是除特朗普與拜登之外,唯一一位被列上全部50個州選票名單的候選人,也是自由黨的第一位女性總統候選人。喬根森擁有博士學位,目前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任教。
自由黨候選人喬·喬根森
成立於1971年的自由黨目前是美國第三大政黨,現有至少60萬名註冊成員,並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中擁有一席。
自由黨主張減少政府管制,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作為該黨候選人,喬根森主張大幅縮減政府機構體量及其預算,減少政府管制。喬根森還曾在福克斯新聞的採訪中表示,想讓美國成為“大型的瑞士”,即“既武裝又中立”,既非“和平主義者”也非“孤立主義者”,也不做“世界警察”,還要撤回駐外美軍。她還曾説,自由黨既有“右翼的經濟自由”,也有“左翼的社會自由”。
面對一些稱“將票投給第三方候選人是浪費選票”的聲音,喬根森反擊稱“將票投給特朗普或者拜登才是浪費”。有趣的是,在當地時間9月29日舉行的第一次總統候選人辯論後,喬根森的競選網站突然湧入了大批美國網友,以致網站一度癱瘓。自由黨發推文“感謝”特朗普與拜登,稱他們以極為糟糕的表現讓選民不得不開始尋找可以替代他們的候選人。
“真清晰政治”網站(RealClearPolitics)彙總的最新民調顯示,喬根森目前有約2%的支持率。在一些特朗普與拜登支持率極為接近的“搖擺州”,喬根森有成為 “攪局者”的可能。
霍伊•霍金斯:環保與“草根民主”
美國綠黨(Green Party)候選人霍伊·霍金斯(Howie Hawkins)是一名社會活動者,也是美國綠黨的創始人之一。他現年67歲,退休前曾做過貨車司機、建築工人、卡車卸貨工等。據美國媒體報道,霍金斯曾24次參與競選各種政治職務,但均以失敗告終。
綠黨候選人霍伊·霍金斯
霍金斯成功登上2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大選選票名單,在其他十幾個州,選民可以將其名字手寫在選票上進行投票。
為回應媒體對自己成為搖擺州“攪局者”的質疑,霍金斯在今年9月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稱,自己參選只是為了擴大綠黨的影響力。霍金斯還指出,雖然綠黨與“侃爺”坎耶·韋斯特(美國説唱歌手,同樣宣佈參與今年大選)的“生日黨”(Birthday Party)都得到了共和黨人員的一些幫助,但自己和韋斯特的目的不同。他堅持認為“侃爺”的參選是“共和黨的骯髒詭計”(“Republican dirty trick”),而如果他的參選最後影響了大選結果並使特朗普連任,那他“不會喜歡這個結果”,不過他認為這個可能性並不大。
綠黨的政治立場偏左,提倡制定和平政策並削減軍費、保護環境、社會平等、“草根民主”等。美國綠黨2001年成立,其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綠黨目前在美國參眾兩院中都沒有代表,僅曾在緬因州眾議院中贏得一席。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的大選中,該黨總統候選人拉爾夫·納德(Ralph Nader)在阿拉斯加州贏得超過10%的選票,在佛蒙特州和馬薩諸塞州的得票率也超過6%。
羅基·德拉富恩特:數次參選,身兼多黨
今年65歲的富商羅基·德拉富恩特(Roque De La Fuente)是聯盟黨(Alliance Party)的候選人,他家產豐厚,長年參與各種競選,甚至“身兼多黨”。
聯盟黨候選人羅基·德拉富恩特
2016年,德拉富恩特曾競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以失敗告終。其後,他創立美國德爾塔黨(Delta Party),並身兼德爾塔黨及美國改革黨(Reform Party)候選人身份參與2016年的大選。2018年,德拉富恩特參與競逐9個州共和黨的國會參議員初選,也均失敗。他還參與了今年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初選,最終以聯盟黨及改革黨候選人的身份參選。
德拉富恩特此次代表的聯盟黨建立於2018年,自稱要選舉出可以“終結腐敗、發展停滯和黨派政治的公僕”。德拉富恩特在競選中支持全面的移民體系改革,提倡投資可再生能源。
有趣的是,加州的美國獨立黨(American Independent Party)將德拉富恩特和坎耶·韋斯特提名為正副總統候選人,他們的名字將會出現在加州的選票上。
唐·布蘭肯希普:自稱“比特朗普還特朗普”
憲法黨(Constitution Party)候選人唐·布蘭肯希普(Don Blankenship)現年70歲,他的名字將出現在18個州的大選選票上。
憲法黨候選人唐·布蘭肯希普
布蘭肯希普曾是美國第六大煤業公司——梅西能源(Massey Energy)的首席執行官,但因2010年一起致29人死亡的礦難,他在2015年被判蓄意違反安全條例,入獄一年。但他認為奧巴馬政府應該為此負責。
布蘭肯希普曾在2018年國會中期選舉中爭取西弗吉尼亞州共和黨參議員提名,但最終失敗。當時他自詡“比特朗普還特朗普”,卻沒有獲得特朗普的支持。
布蘭肯希普此次代表憲法黨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美國納税人黨(U.S. Taxpayers' Party),1999年更為現名,該黨持右翼和極右翼觀點。
格洛麗亞·拉里瓦:左翼活動家,十次角逐白宮
爭取社會主義與解放黨(Party for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的候選人格洛麗亞·拉里瓦(Gloria La Riva)今年60歲,是一名社會活動家。她的名字將出現在14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選票上。
爭取社會主義與解放黨候選人格洛麗亞·拉里瓦
拉里瓦在政治上傾向社會主義,主張政府加強社會基本保障、支持黑人和印第安人爭取歷史賠償、反對美國在海外駐軍等。她曾多次前往古巴,還翻譯過古巴革命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的一本書——《十字路口的古巴》。
今年已經是拉里瓦以總統或副總統候選人的身份代表不同的左翼政黨參加的第十次總統大選。
馬克·查爾斯:曾要求美國政府向印第安人道歉
馬克·查爾斯(Mark Charles)是一位具有印第安人血統的獨立候選人,他的父親是印第安人的一支納瓦霍族人,母親是荷蘭裔美國人,查爾斯還曾做過基督教牧師。
獨立候選人馬克·查爾斯
查爾斯一直積極為印第安人爭取權益,並曾參與要求美國政府向印第安人道歉的活動。他還批評稱,常被引用的美國憲法開頭“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僅指白人男子,卻沒有包括印第安人、黑人、婦女等羣體。查爾斯希望“我們人民”能真正意味着“所有人”。查爾斯還經常在推特上將自己的政策計劃與特朗普、拜登的作比較,指責他們只代表了一部分羣體的利益。
坎耶·韋斯特:“為了贏”的説唱明星
美國知名説唱歌手、43歲的“侃爺”坎耶·韋斯特自創“生日黨”(Birthday Party)參加總統競選。
生日黨候選人坎耶·韋斯特 人民視覺 資料圖
“侃爺”曾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他今年7月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表示已經不再支持後者。《紐約時報》報道稱,媒體曾曝出共和黨的一些人員在幫助“侃爺”登上選票。民主黨人擔憂,“侃爺”參選可能會分散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一些州的選票。
“侃爺”曾表示,自己參加競選主要是為了贏。不過事實上,他只上了少數幾個州的選票名單,另外有人認為“侃爺”的舉動是在為他之後的音樂作品做宣傳。
“侃爺”在競選活動中常常語出驚人。他曾表示要給每個有孩子的人發放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70萬元)以阻止墮胎,還在自曝曾經打算讓妻子金·卡戴珊墮胎時失聲痛哭。
布羅克·皮爾斯:演過總統之子的幣圈富翁
39歲獨立候選人布羅克·皮爾斯(Brock Pierce)於今年7月宣佈競選總統。他是童星出身,少年時代曾參演過《野鴨變鳳凰》(Mighty Ducks)《第一公子》(First Kid)等電影。有趣的是,他在《第一公子》裏扮演的正是美國總統的兒子。
獨立候選人布羅克·皮爾斯
皮爾斯16歲時放棄了演藝事業並投身商界,此後又在加密貨幣行業大展身手,據估算他的身家已達到7億至11億美元。此次競選,皮爾斯主張“政府擁抱科技”,並表示要改革美國醫療體系、將大麻合法化、發放“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Earned Income)等。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