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殷佔武
圖片由出版方提供
張雲東先生的新作《本原與初心——中國資本市場之問》新近付梓。説是新作,實際上並不是新寫的文章,是雲東先生退休以來,發表在各個媒體上的一些思考性文章結集成冊。
雲東先生從資本市場的監管崗位上退休之後,一直在關注中國金融與資本市場的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理念、方向、效率、金融安全與國家安全問題。結合自己參與市場創建以來幾十年的市場監管實踐經驗,雲東先生針對資本市場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理性的思考研究後,形成一篇篇嚴肅、樸實、思辨的文章,展示出與眾不同的厚識力。
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在對此書的評價中寫道:“從資本市場發展的歷史看,中國資本市場仍是新興的年輕市場,市場的不斷髮展,不斷成熟,需要我們不懈探索,不斷深化對國際資本市場的認識,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認識。此書作者張雲東同志基於多年的監管實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問題和思考,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相關參與者有重要的啓發意義。”
本書取名《本原與初心》。作者基於多年的研究和監管經驗,提出要警惕在市場建設中照搬照抄,不能簡單克隆模式,要堅持資本市場的中國道路;提出如何把握金融工作迴歸本原,服務實體經濟,要解決金融中介為誰服務的問題,建立資本市場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進而提出新時代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堅持正確的金融功能和定位,要正本清源,用社會主義新文化重塑資本市場。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惟時代責任與初心不老。
談到諸文結集,説起來我也算是一個發起者。多年前,我供職於上海證券報社,適逢報紙改版之際,在報紙開設了“上證觀察家”欄目。開設此欄目的,就是為業內有識之士刊發有鋒鋭、洞見兼具思想性、建設性的文章,引導作者與讀者從不同角度多方面交流,從善如流,走出自己的“思維繭房”。2012年5月,雲東先生從深圳證監局的監管崗位上退休,開始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享受人生美好的秋天”。對我們這些曾是多年編讀老友的邀約,雲東先生欣然接受。
此後,上海證券報陸續刊發了雲東先生一些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思考文章:《中國資本市場省思》《中國金融當“居安思危”》《沃克規則對中國的啓示》《思考我們中國人的深刻——從漢娜·阿倫特的深刻説起》等。這些文章內有氣象,邏理渾然,引動視聽。
比如,雲東先生在2013年10月撰寫的《中國資本市場省思》中提出,中國的金融發展要破除仰視美國現代金融迷信,不能盲目模仿。中國的金融發展到今天,如果還要“創新”,也不要“抄美”,應該另闢蹊徑,走一條適合中國的金融創新之路。也就是中國的金融創新,應該堅決按照為實體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價值取向,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又如,2015年5月底,上海證券報“上證觀察家”刊發了雲東先生的《政策的作用力方向與國家戰略》。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希望關注政策的作用力方向研究,使金融政策更好地與國家戰略吻合,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文中還談到了對當時股市的擔憂,並警示其後果。雲東先生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與奉行新自由主義的西方金融市場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價值觀。後者放任私慾氾濫,承認存在即合理,哪怕這種存在加劇貧困與社會不公,扭曲資源配置,製造經濟危機。中國市場承認和保護個人利益,但反對個人利益至上;鼓勵和保護市場自由,但反對自由氾濫。我們的價值取向是維護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整體利益與長遠利益。中國的政策層面和市場同人應保持清醒。想提升中國金融市場水平,完善市場結構,優化市場服務,要向其他方向發力,向服務實體經濟發力。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思考,被許多媒體把標題改為《新自由主義誤導中國股市》後大量轉載,產生了較大反響。
深圳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試驗田,也是新中國資本市場的發祥地之一,市場化程度較高,市場各方面的資源十分豐富,是一個資本市場的富礦。對此,深圳證監局有十分自覺的意識。在守護好這座富礦、不能有監管失職失責的同時,深圳證監局一直髮揚特區人敢闖、敢幹,勇於創新的精神,在監管實踐中從對自己的監管職責理解出發,勇於擔當,勤于思考,在監管實踐中不斷探索,敢為天下先,不斷創新,為中國資本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監管經驗。作為市場見證者和監管實踐者,監管經驗是雲東先生思考的燃料。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歷史的回聲中,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走過三個十年,跨進第四個十年。回顧中國資本市場的三個十年,涇渭分明。從帶着明顯母體烙印初創期的為解決國企問題破題探索,到科學處理“規範與發展”關係實現全流通深化改革,再到加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建設實現互聯互通並實施註冊制改革,每一個十年都有其標誌性的事件發生、標誌性的公司出現,都體現出不同階段的監管水準以及不一樣的投資文化。市場本身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三十多年資本市場是一本大書,波瀾壯闊,大氣磅礴,歷經風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