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熱評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下午4時20分,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外,一路車隊緩緩駛出,無數長沙市民冒着小雨站在道路兩旁,帶着哭腔自發送別一個從未謀面的逝者。與此同時,微博、微信、門户網站……中文互聯網上淚流成河。

2021年5月22日13時02分和07分,共和國痛失兩位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這兩個名字,我們再熟悉不過。但是太久以來,我們習慣在課堂上朗誦他們的英雄事蹟,習慣在作文裏將他們寫為楷模,習慣在電視上看到他們授勳獲獎,習慣在新聞裏讀到他們依然奮戰在一線。太久以來,我們總是既希望他們頤養天年,又期待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可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習慣成自然的我們時常忽略,頂着無數頭銜和光環的袁隆平和吳孟超,不是超人,只是凡人。於是當消息接連傳來,悲痛之情瞬間湧上心頭,化作線上線下山河嗚咽。

共和國為他們哭泣,是因為他們的卓越成就讓中國傲立世界。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的團隊不斷刷新水稻大面積種植產量世界紀錄。他曾説,“當我能用科學成就在世界舞台上為中國爭得一席之地時,‘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謂也好,各種名目的科學大獎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為中國人贏得了榮譽和尊嚴。”

吳孟超是中國肝臟外科主要創始人,建立了我國肝臟外科理論、技術體系和學科體系,更將我國肝臟外科水平提升至世界前列。他曾説,“只要黨、國家和人民需要我,我隨時可以戰鬥!”

人民為之哭泣,是因為在需要之際,他們挺身而出。我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超過2.4億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為中國多養活8000萬人口;吳孟超一生行醫,立志要“把患者一個個背過河”,總共挽救了近1.6萬人的生命。驚人的數字背後,是絕世的才能和濟世的情懷,更是一條條鮮活生命的養育和救命之恩。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英雄遠去,功勳永存,恩德常在。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責任編輯:楊健

  來源:文匯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8 字。

轉載請註明: 熱評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