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又開始為其基建法案發聲了。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17日報道,拜登在向打擊説明基建方案的過程中説:“有了這項法律後,明年將是20年來美國第一次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速度上超過中國”。在他看來,這將是美國“大舉扭轉局面”的重要舉措。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20年來美國第一次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速度上超過中國真的有拜登所宣稱的重要意義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會並不像拜登所想象的那樣樂觀。
確實,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的高速發展與中國重視基建有着比較密切的關係,大規模投資基建,既有助於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有助於增加就業,對之後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也都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現實。但是,中國的崛起並非僅僅只是由於基建一個因素,而是無數個因素綜合而來的結果,美國僅僅是強調基建投資增速對中國的優勢,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畢竟基建還是要服務於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大局,中國現在已經進行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自然會對基建也有更全面的統籌調整。
另外還有一個拜登可能沒有意識到的問 題,其所提到的基建投資增長速度超過中國,並不意味着美國的基建能夠取得和中國類似的效果,因為在基建落地過程中,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
這倒不是説美國的基建技術比中國差,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在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實力都不容小視。關鍵的問題是美國在涉及眾多利益主體的基建項目方面,施工效率實在是低得讓人歎為觀止。很多在美國生活過的人可能都有直觀感受,一些公共建設項目,往往幾十公里的路往往拖了十年八年還沒完工,這些並非技術原因,而是有諸多技術之外的原因在影響着項目的推進。
坦白説,美國確實有加大基建投入的必要性,因為這些年美國在這方面的欠賬已經越來越多,但要想真正用好這個政策,拜登政府還有需要的事情要做,與其現在高調宣傳對中國的優勢,還不如多想想如何將這些項目高效落地。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上觀新聞。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