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紀念日到來前,武警準“汽車兵”拜訪抗美援朝老兵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李宏偉 記者 江躍中) “是誰開車這麼勇敢?志願軍汽車司機員……”昨天(23日)下午,91歲高齡的黃維湘老人家中飄出了嘹亮的軍歌聲。原來,是這位抗美援朝老兵聊到興起,帶着前來拜訪他的武警準駕駛員們,一起唱響了抗美援朝時期歌曲《英雄的汽車司機員》。

抗美援朝紀念日到來前,武警準“汽車兵”拜訪抗美援朝老兵

(準“汽車兵”和黨員代表聆聽老兵講戰鬥故事。李宏偉攝)

在第71個抗美援朝紀念日來臨之際,武警上海總隊執勤第五支隊駕駛員複訓隊的準“汽車兵”們,和上海東晨市容清潔服務有限公司黨員代表,上門拜訪了抗美援朝老兵黃維湘老人,向老人送上獻花和自制糕點,聆聽老人講述抗美援朝期間與敵機鬥智鬥勇、為圓滿完成任務的駕駛故事。

黃維湘是上海閘北人,1953年1月入朝,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第十師後勤處運輸連擔任司機一職。抗美援朝期間,他和戰友們冒着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為前線戰士運送糧食、彈藥,並把前線傷員送回後方。入朝半年,黃維湘被榮記三等功一次。在三等功證書上,寫着這樣一段功績摘要:“能用腦子想辦法進行車輛修理,機智靈活避開危險,團結互助的精神很好。因此其運輸效率超過一般。”

抗美援朝期間,美軍意圖切斷志願軍後勤補給線,不斷利用空中優勢對志願軍運輸線進行轟炸破壞,汽車兵一度成為志願軍中傷亡率最高的兵種。在這種情況下,黃維湘“機制靈活避開危險”“運輸效率超過一般”的秘訣,引起了官兵的好奇。老人生動形象的描述把他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像順口溜説的‘空中點燈、地上撒釘、路上炸坑、專打汽車兵’,敵人對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十分兇殘。但我膽子大,不怕死。為了快速運送物資,夜間行車也要打一個小燈照路。這也增加了駕駛危險度,所以腦子一定要靈光,反應要快。”駕駛全程,除了小心翼翼駕車,黃維湘也會豎着耳朵聽敵機靠近的聲音,“你聽到B-29轟炸機嗡嗡地來了,或者有放空哨開槍,就得趕緊熄燈停車,等敵機飛遠了再走。”

黃維湘説,並不是每次都能做好隱蔽不被敵機發現:“你聽着俯衝轟炸的聲音逐漸靠近,那就是被敵機發現了。這時我就踩着剎車轟油門,讓汽車揚起塵土,還故意打開嘎斯軍卡尾燈一兩下,引誘敵機轟炸。趁着敵機投彈前的幾秒,我趕緊熄滅尾燈,猛轟油門往前竄出一大截,讓敵機炸個空。如果遇到敵人打照明彈,就得趁着光亮,一路猛衝,開進樹林隱蔽,不然就成了活靶子。”聽着老兵的講述,官兵彷彿自己手握方向盤,在美軍機的狂轟濫炸下機智地行車。

抗美援朝紀念日到來前,武警準“汽車兵”拜訪抗美援朝老兵

(準“汽車兵”與老汽車兵敬禮告別。李宏偉攝)

當聊起運輸連裏一位犧牲的戰友時,黃維湘不禁默默落淚:“他就和我隔了一個山包,聽到敵機過來,我熄燈停車。結果山包那頭突然被火光照亮,一聲巨響傳來。我心想,糟了。前面拉油的車被炸了。後面去看時,連屍體都找不到了。”黃維湘還説起了自己和戰友行車時的“保密守則”:“最大的原則就是不打照面,能藏就藏、能躲就躲,它再兇,找不到你、打不着你也沒辦法。最好的行車時機是起霧的傍晚和黎明,美軍飛機一是怕撞山,二來也找不到目標。平時車子不開時也一定要做好檢修,這樣才不容易拋錨。車上的偽裝一定要做好,把車停進樹林做飯時,要挖無煙坑……”

“現在,軍車的方向盤交到你們手中了,希望你們堅定信仰,為部隊和國家安全行車。”講完戰鬥故事,黃維湘鄭重囑託。下士徐曉冰聽後起立回答到:“沒有您那一輩人的英勇頑強和犧牲奉獻,就沒有我們的和平。我們一定學習好您的戰鬥精神,苦練本領,繼續守護祖國的和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4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美援朝紀念日到來前,武警準“汽車兵”拜訪抗美援朝老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