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請告訴孩子:可以做個“自私”的善良人,這3種情況不必善良
今天談談善良。
請父母記住一句話:
教會孩子善良很重要,教會孩子識別善良的條件更重要!
無條件的善良只在真空中才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害了孩子。
如果您的孩子,凡事都想善良,不得罪人,可能源自於家庭影響下給孩子造成的“討好型人格”。
就像天才少女作家蔣方舟曾經説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因為不想讓任何一個人難過,所以一直告訴自己要按照別人喜歡的方式去處事,然後用“我應該善良”的方式來安慰自己。
一個合格的父母,請在告訴孩子——
“善良很好,但不是所有事情的通行證,不能無條件善良!”
這世界很美好的同時,也要提醒她這世界同樣存在着醜陋和險惡。面對美好的世界,我們應該熱愛。
但無論何時,都請對邪惡警惕。
如果對方利用你的善良,且不知感恩,甚至恩將仇報,那麼施以善良的人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説,善良並不是沒有選擇的一直付出,如何施以善良也是一門學問。
請你至少告訴孩子,在這三種情況下,要收起自己的善良!
一、你弱勢,但對方一直強勢
請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孩子,走在街上遇到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請求幫忙,媽媽希望你不必善良,拒絕這個要求。
有一天,有位媽媽去學校接孩子遲到了,一個人販子抓住機會,趁機哄騙她的孩子。騙子説:“哎呀,小朋友,我東西丟在廁所了,現在你能不能幫我去找一下。”
他是想把孩子引到廁所裏,好讓同伴下手。結果她連續問了三遍,這個小孩子一直搖頭。他惱了,“你這孩子,沒學過什麼叫助人為樂嗎?”
小孩瞪了他一眼,跑到老師身邊去了,人販子看這個孩子機警,馬上轉換目標。沒到十分鐘,他們騙到另一個小孩兒,正打算開車走人的時候,被警察抓了個正着。原來這個小孩子跑到老師身邊,很篤定地跟老師説,這幾個人是壞人。老師半信半疑,但是為了安全着想,還是報了警。
結果沒想到,他們真的是壞人。老師就問這個小孩,“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壞人的?”小孩子説:“媽媽説過,如果有大人找你幫忙,不要理他,因為如果大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一定會尋求成人幫忙,而不是比他還弱小的孩子。”
成年男子一般不會找孕婦幫忙,健壯的成年人一般不會讓老人幫忙,大人一般不會找孩子幫忙,尋求幫助一定是因為你比他強,所以他才找你幫忙。如果你本就是弱勢,而強勢的一方反而要你幫忙,那麼説明他一定另有所圖,這時候,請務必收起你的善良!
二、當被引誘進入封閉環境
有時遭遇不幸的導火索,都是因為她們善良地接受了別人的求助,並隨陌生人進入封閉空間裏進行幫助。這是非常危險的。
有天下雨,有個孕婦見門口有個乞丐在淋雨,於心不忍,於是請他進來歇歇腳。乞丐感恩戴德地進了她的家,吃飽飯之後,他發現只有孕婦一個人在家,於是威脅孕婦給他一筆生活費。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下,只有他們兩人在,她失去了討價還價的餘地,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傷害,破財消災,付了一萬塊錢給乞丐。
當一個場合,從開放變成封閉,缺少了大家的監督,很難想象,人到底會做出什麼事情。在人前可能是謙謙君子,但是到了人後,明顯你弱他強的封閉環境中,你只能任人擺佈。
所以,助人為樂可以,但是儘量避免在封閉的空間裏。
三、面對長期尋求幫助的懶惰者
救急不救窮,救命不救懶。對人好也要有底線,對好吃懶做的人“自私”,不一定是壞事。
一個人每天下班都會給家門口的乞丐一塊錢,半年過去,有一天他突然不想給了,結果他經過那個乞丐時,乞丐將他狠狠罵了一頓。
這世界有些人好吃懶做、有些人習慣依賴。人總是貪婪的,當你幫助他第一次之後,他會漸漸把你的善良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有一天,當你突然決定不幫他時,他會忘記你過去所有施於他的恩情,反而恨你此時不幫你。
四、告訴孩子,善良要有度、有鋒芒
父母在教育孩子要善良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就算是幫助別人,也是要有選擇、有條件的幫助,否則只會教出一個不明是非的老好人。
1、有“度”
日劇《凪的新生活》中的女主人公善良乖巧、性格內向。
女孩有一位並不喜歡自己的同事,同事也總是會對女孩冷嘲熱諷,可是母親一直以來都在告訴她要善良,所以她在同事面前總是隱藏自己的不滿和生氣。
同事卻因此變本加厲,總把自己的工作任務都給她幫忙還假裝道謝“謝謝善良的小凪”,她從來不會拒絕,只是自己因此忙深夜。
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在艱難世道中仍要保持一顆善良而真誠的心。
父母在教導孩子善良待人的時候也應該告訴孩子善良也要有“度”,這個“度”就是不以委屈自己為前提。
教會孩子愛世界也要愛自己,對別人善良也要對自己善良,沒有必要為了取悦別人而違背自己的心意。
2、有鋒芒
延禧攻略裏的魏瓔珞,她善良但個性尖鋭,她會想努力辦法救一隻小狗,會善良的幫助身邊的朋友。
可是當有人惡意欺負她時她也毫不懦弱、奮起反擊,這個敢愛敢恨、善良友好卻也鋒芒畢露的人物形象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告訴孩子,當善良被別人廉價地甚至理所當然地享用的時候,請收起來,讓對方嘗試失去之後的一無所有。
3、量力而行
教育孩子幫助別人要量力而行,只幫助自己有能力幫助的人。人的力量是有限有,更何況是孩子。比如看到河裏有人溺水,孩子想要去救人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不量力而行,自己明明就不怎麼會游泳還要往河裏跳,那就有可能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在幫助別人之前,先要判斷這件事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自己有沒有合適的辦法去幫助別人。如果這件事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孩子可以讓對方去尋找有能力幫助他的人,自己不幫並不是什麼罪惡。
(
今日話題:
對於善良,您有什麼感想呢?
請到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