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出爐,這些城市為何最有吸引力?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除了經濟發展以外,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的分配是關注的重點。日前,DT財經聯合聯通大數據發佈了2019年流入人口城市排名,成都排到第3位,前面是上海、東莞,而北京、廣州則緊隨其後。這個排名打破了一線、新一線城市間涇渭分明的能級層次,成都顯示了更強的人才吸引力。

不斷拋出橄欖枝+城市特質的吸引

城市羣的崛起,往往伴隨着人口的大規模流動。

比如,這份榜單的前五位裏,就覆蓋了長三角、成渝、京津冀、粵港澳四個國家戰略級的城市羣,分別對應了上海、成都、北京、廣州。

人口流入,其實就是潛在的生產力和消費力流入。唐以欽表示,對地方政府來説,人口流入的增加當然是好事,是城市現階段吸引力的體現。

當然,選擇是雙向的

一方面,城市不斷拋出橄欖枝——除了人才新政,在人才公寓方面。今年以來,成都人才公寓大動作不斷,7月14日,成都人才安居網新公示了兩個人才公寓項目,分別為樾江峯薈、億瀾峯薈;而就在前一天,温江首個人才公寓——萬新峯薈也發佈了租售公告,目前正在成都人才安居網上登記。

另一方面,城市特質是否契合了人才關注點也相當重要。職業分析師就表示,成都目前正加快建設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爭取將電子信息產業建成首個萬億元級產業。而新基建對以電子信息為支柱產業的成都是一個巨大機遇,也使得城市對人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人才更加需要專注技能提升和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但必須注意的是,城市不能只停留在關注流入規模的階段,人口流入結構跟當地發展方向是否匹配、流入人口能否安居樂業成為常住人口、公共資源發展能否支撐人口快速增長等等,都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這些區域人才吸引呈現整體吸引力

在榜單的前10位中,長三角有上海、蘇州、杭州,大灣區有東莞、廣州、深圳、惠州。從這份榜單裏的數據中,成渝或許可以向長三角、粵港澳取經。

比如,粵港澳大灣區除了極核城市廣州,東莞、深圳、惠州、佛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中,42歲以下的比例相對更高,尤其吸引22~37歲的中堅力量。

其背後,顯示了該區域的人才吸引呈現了整體吸引力。根據智聯招聘此前發佈的《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及人才流動報告》,從人才流動情況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在2019年三季度均處於人員淨流入狀態。最新的報告評價也顯示,“隨着大灣區引起全國的關注,奮鬥之都的稱號或許不僅適用於深圳,而是整個大灣區的特寫”。

在長三角地區,蘇州不僅吸引了周邊江蘇、安徽和浙江的城市,與河南、廣東、山東的聯繫也很密切。由於背靠上海,蘇州承接產業外溢的同時,也承擔着部分人才外溢的紅利。

爭取進一步“出圈”的輻射能量

除了流入人口絕對數量的高低,我們還可以從人口來源地的構成來看城市的輻射力。

比如,成都在這份報告裏被劃分到了“局部輻射型”城市,這種城市的人口來源雖然廣,但是TOP2來源地的流入人口占比均超過了60%,説明來源人口集中在幾個特定的省份,其他地區雖也能躋身來源地TOP10,但供應十分有限。

數據顯示,杭州的10大來源地中,有6個省份都在華東地區,3個省份來自華中地區,剩下一個華南地區的廣東省。報告中,杭州和重慶被劃分為“精準輻射型”,即人口來源省份覆蓋區劃數量雖然不佔優勢,但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的影響力頗高。

“長三角和珠三角現在可以集羣式發展,是因為城市羣內各個城市原本就有比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上海、深圳、廣州等核心城市發展能級高,有比較好的產業、資源和人才外溢條件。”她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成渝城市羣發展所處的階段不太一樣。在唐以欽看來,優先扶持核心城市發展,當核心城市發展達到一定能級,自然會產生更多協同需求,甚至可能會出現外溢。

當然,對城市而言,下一步除了要保住在所處地區強勢的吸引力,又要爭取進一步“出圈”的輻射能量。比如,報告就指出,實力強勁的珠三角城市羣,在爭得世界級稱號的目標前,其輻射力仍侷限在區域範圍內,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還有限。對東南沿海城市、西南、中部地區來説,除了進一步加強各自區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但它們也開始面臨如何紮實擴大區域影響力的問題。

“未來的競爭仍然是全方位的PK。”唐以欽説,人口來源地覆蓋區劃更多的城市,將更有機會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強大的輻射力。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流入人口來源集中度沒有那麼高,對各個地區都有同樣強勁的吸引力。

紅星新聞記者葉燕 鄒悦

圖據DT財經

編輯 柴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