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很多老司機都買國產車,不買合資車?這幾個優勢合資車沒法比
如今,不少年輕人想買車,但是沒有相關的經驗,於是就選擇一些外觀時尚或者大品牌的經濟實用車,如卡羅拉、朗逸等等,不過,這些車儘管口碑是挺好,外觀也漂亮,但是現在很多老司機都建議買國產車,不賣合資車,原因就是這幾個優勢是合資車沒法比的。
第一,配置
配置肯定是越多越好,十萬左右價位的國產車,四窗一鍵升窗,電動座椅,一鍵啓動,後視鏡加熱摺疊,後排出風口,好多usb充電口,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剎車輔助esp,側安全氣囊和氣簾,這些真的都是實實在在影響體驗的,有跟沒有完全是兩個感覺。
至於合資車,我估計,最多後排出風口,側氣囊,倒車雷達,最多了,不可能再多了,合資車就是乞丐車。但配置多,車內就要時常做保養,因此國產車的車主需經常用汽車內飾清洗劑進行清潔。
第二,性價比
現在緊湊型車領域國產車不會比合資車差,可能還要用料紮實,價格還低不少。實際上買國產車的人羣除了少數情懷,大部分還是因為價格便宜,性價比高。而正是因為買的便宜,我所瞭解的很多人是不會去做保養的,至少不會按時保養或者去維修店找便宜的保養。
第三,耐造程度
國產車的耐造程度是很出色的,但是耐造度,這種理論上的分析保證,是否實際使用中就不會出問題(尤其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零部件老化導致的),不好説,得靠測試來驗證。以前的國產車廠,這方面沒啥經驗,不知道測試該怎麼做,基本就是實跑,比如開個一萬公里,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沒問題就上市,當然他這一萬公里跑得比合資嚴苛得多,可能相當於日常使用的兩三萬,然後他把兩三萬公里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了,車上市了,後面就聽天由命。
總的來講,增加配置,降低售價是目前國產自主品牌的主要營銷策略。但是隨着國內消費人羣對汽車認識提高,更能打動國人的會是汽車三大件的質量,而不是單純的配置,所以長遠來看,還是要腳踏實地,做好研發工作,才能走得更穩更長遠。給自主品牌些時間和支持,相信不久就會有更好產品力的品牌呈現出來。
但有一個非常大的難點,就是口碑這東西不是一年兩年能逆轉的,現在人越來越富,追求也越來越高,在資金充裕的前提下,絕大部分人還是根本不會考慮國產車,這就是常態,想把這種觀念轉變,少則怕也得10年,國產車底子太薄了,加上十年前累計的負口碑再加上十年前合資留下的正口碑,國產車現在也只是在各個車型的價位縫隙間生存。
最後,建議你如果想買什麼品牌的車,還是和個人需求,價值觀有關,不管國產還是合資最終看的還是市場反饋,看銷量。年銷量在百萬台以上的品牌,不管合資還是國產,能賣這麼多是有道理的,不光是靠忽悠,靠情節,靠的還是產品力!合資品牌也有沒落的,一線國產品牌正在向上突破,看趨勢,不能總停留在五年前十年前的眼光,就和手機市場一樣,另外,現在年輕羣體越來越看重的是產品本身,60,70後很多人還是守着那種合資品質肯定比國產好的老觀念上!我覺得五年後,國產企業一定會出現銷量在200萬台以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