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開啓,為何感到很熱但天氣預報卻沒報那麼高?
“三伏天plus”開啓 為何有時感覺很熱,天氣預報卻沒報那麼高?
央廣網北京7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今年的“三伏天”已經開啓,有40天。“三伏天”是怎麼算的?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嗎?為何有時感覺很熱,天氣預報卻沒報多高的温度?
“三伏天”怎麼算?
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翟羽介紹,“三伏天”的起止時間並不是某個固定日期,而是通過干支紀日法進行推算。具體來看,“夏至三庚便數伏”,夏至節氣出現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頭伏的第一天。兩個相鄰的庚日之間相隔十天,則十天後,即夏至節氣後的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再過十天就出伏。因此頭伏和末伏都是十天,三伏的長度最終取決於中伏的長度。
翟羽指出,若第五個庚日早於立秋,則立秋後的第六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共四十天,若第五個庚日晚於立秋,則第五個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三伏天”共三十天。
為何感到很熱,天氣預報卻沒報那麼高?
除了氣温外,地表温度、夜間最低氣温以及降水同樣是值得關注的氣象數據。地表温度指地表與空氣交界處的温度,可以簡單理解為路面温度,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的強度,並且受土壤含水量、地表光澤度以及植被疏密度影響。白天,地表温度一般高於大氣温度,夏季更是如此。而相比於大氣温度,人體對地表温度的感受更加直觀。翟羽表示,有人質疑過天氣預報是否故意不報高温,實際上,是地表温度和氣温的差異給人們造成了錯覺。
夏天,還要看最低温度?
北方的初夏或夏末初秋,白天雖然炎熱,但早晚氣温通常下降快,比較涼爽,晚間即使不開空調,開窗吹自然風也大多能睡個好覺。但到了“三伏天”,夜間最低氣温若在25℃以上,便會使人感覺悶熱,再加上晚上空氣濕度有所上升,因此不開空調通常難以入睡。
夏季,北方午後更加多雨嗎?翟羽介紹,對於北方,特別是華北平原一帶來説,“三伏天”正值雨季,在夏季,受到充足太陽輻射影響,地表温度快速上升,近地面空氣受熱後體積膨脹上升,達到一定高度後,大氣温度下降,空氣中包含的水蒸氣凝結,成雲致雨。尤其當空氣濕度較大,並且高空有乾冷空氣入侵時,易形成上冷下暖或上幹下濕的不穩定結構,從而產生降雨。這種降雨一般以陣雨或雷陣雨為主,來去匆匆,但有時也會伴隨着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我得了“空調病”嗎?
通常來講,空調房屬於封閉空間,空氣無法流通交換,容易產生空氣污染。同時,若過分貪涼則有可能患上“空調病”。嚴格來講,“空調病”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待在空調房中過久後,身體產生的一系列應激症狀。
“空調病”常見的症狀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拉肚子、皮膚乾燥、鼻喉乾燥,甚至是細菌感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醫生、科普作家凌楚眠建議,使用期間,空調需要定時關閉一段時間,以保證房間空氣正常流通,同時温度不能太低,室內外温差不能過大。最後,在夏季結束後要進行空調的清洗,避免滋生細菌。
監製:郭靜
記者:富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