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美方高調“官宣”,稱俄羅斯已完成對烏克蘭的軍事集結。此後美國總統拜登還正式通知了歐盟及北約,“正式攻擊日”是2月16日,一眾西方媒體更是不遺餘力大肆炒作。但事實如你我所見,2月16日平靜過去,世界並沒有看到“戰爭危機”,反而見證了某些人“信息恐怖主義”的套路之深。
事實上,從俄烏雙方此前的表態來看,不開戰的局面並不意外。對於開戰的謠言,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調侃道,“普京有時會開玩笑地讓我們查清楚戰爭何時開始”,俄外交部發言人更是開啓嘲諷模式,要求發佈假新聞的西方媒體,“公佈俄羅斯接下來的‘入侵’時間表,我想安排一下假期。”烏克蘭總統也直言,“有些國家把烏俄局勢的緊張程度渲染得過頭了”。
“旁觀者”比“當事人”還掌控全局、大肆發聲,只因拿的是自己編寫的劇本。誠如有分析所言,美方玩的是“兩頭賭遊戲”。如若真打,美方會聲稱自己早已提醒;如若不打,美方大可洋洋得意稱威懾奏效。而無論何種結果,在某些人看來,美國都贏了。比如此刻,明明是“俄羅斯沒費一槍一彈”就“羞辱和摧毀”了西方戰爭宣傳;一些西方媒體卻仍然“自行宣佈勝利”。先捏造一場並不存在的危機,再通過“化解危機”成為“英雄”,如此一出自導自演的鬧劇,何其諷刺。
更諷刺的是,美國人還妄想從這場“戰爭鬧劇”中獲利。一則,藉此離間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強化北約的凝聚力,打擊歐盟的“戰略自主”傾向,同時促使資本回流美國,收割歐洲的韭菜。二則,宣揚“俄羅斯威脅論”,以此模糊美國增兵的事實、轉移北約東擴的討論,將自己打造成“和平使者”。
説起來,搞亂別人、轉移焦點、從中漁利,都是美國慣常的操作了。只是,這樣的“碰瓷買賣”真的穩賺不賠嗎?“如意算盤”每次都能打響嗎?
恐怕也不盡然。美式話術得逞,無非是其自恃強大的國力以及話語權、影響力。但一次次“洗衣粉”事件,消耗和敗壞了華盛頓本就所剩不多的國際信譽,讓“盟友”“準盟友”暗自離心,導致其實際號召力嚴重摺損。
就拿此次來説,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分別出訪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緊鑼密鼓展開斡旋,顯然並不想聽憑操弄。再看烏克蘭,在恐慌氣氛打壓下遭遇了巨大損失,匯率直降、資本逃離、航班停飛……這虧吃了個夠,總統澤連斯基連連要求美方提供俄羅斯“入侵”證據。
疫情下的世界面臨重重艱困,大家普遍盼望和平穩定,而不是戰亂動盪。在這一背景下大搞“信息恐怖主義”,陷他人於水火之中,即便暫時能達到部分目的,也會失盡人心,待到眾叛親離之時,搖唇鼓舌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