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卑微寶爸伺候“貴妃女兒”吃草莓,小心翼翼的樣子,讓人哈哈大笑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綜合

最近一個卑微寶爸在網絡上走紅,家裏有了一個女兒以後,這個爸爸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女兒奴”。孩子不管要什麼,爸爸都答應,在吃東西的時候永遠是孩子吃最好吃的部分,爸爸吃剩下的。

媽媽在父女兩人吃草莓的時候拍到了這樣的畫面,女兒揪着葉柄吃了最好吃,最甜的那部分草莓尖,然後剩下的靠近葉柄的部位遞到了爸爸的面前。爸爸也不嫌棄,張口就替自己的女兒解決掉了這個一半的草莓。然後女兒又接着挑草莓,重複這樣的過程。爸爸的面前都是一堆的草莓葉柄,孩子面前的桌子乾乾淨淨。

這個視頻發上網以後,很多網友哈哈大笑,説孩子就像楊貴妃,只吃好的,爸爸卑微得只能吃剩的。

也有網友説,這不是溺愛嗎?性別一轉,媽媽和兒子這樣相處,你們不會覺得不好嗎?

這個網友給了很多人當頭棒喝,這種千依百順的相處方式,確實不適合用在和孩子相處身上。因為這時候孩子的人格還未形成,千依百順對孩子來説只會是縱容,是溺愛,不是正確地表達愛意的方式。

我們常説“媽寶”,指的就是已經成年,但是心智依舊不成熟,需要自己的媽媽幫助自己生活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的是媽寶男的因為自己心智不成熟,和自己的老婆鬧了矛盾,而橫亙在夫妻之間的不僅有兩人生活上的矛盾,還有婆婆的插手,媽寶男的夫妻生活通常不會太順利。

這是因為,“媽寶男”的家長插手下一代的生活過於頻繁,有時候婆婆可以代替一個小家做決定,這樣的生活一個普通人肯定接受不了。

但是在媽寶男的背後,也有這樣的“媽(爸)寶女”,特別是在獨生子女政策之後的一代人。完全是全家的掌中寶,會有這樣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所謂的奉獻式育兒就是指,一切生活決定都只為了孩子打轉。這會讓孩子誤以為家長對自己的愛是理所應當的,就像是這個爸爸和女兒的相處方式,所有最好的都給孩子,而次一等的,給自己的家長。這已經形成了一種類似肌肉記憶的本能,這是非常不好的。

在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中,原本富裕的高老頭到死亡的時候一口棺材都買不起,就是因為他對着自己的孩子已經形成了奉獻的習慣。不管孩子的要求是什麼,他都不會拒絕,錢給出去了一堆,結果女兒在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都不來看自己一眼。

雖然我們沒有高老頭那樣的經濟條件,但是這種奉獻式的育兒方式屢見不鮮,孩子要上學,拼命買好的學區,為了給孩子拼一個好的未來;孩子要高考全家陪着一起不看電視不看手機好幾個月,這是為了不讓孩子在備考的時候分心……孩子不管做什麼,家長都會盡全力配合,這就是一種奉獻。

不會感恩的孩子看不到父母的不易,因為父母對於他們的愛就如同空氣一般。對於孩子來説很重要,但是人會感恩空氣讓自己生存下來嗎?不會的,一旦孩子認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應當的,那麼就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1.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百依百順

我們都説家長應該給孩子們無條件的愛,但是無條件的愛不代表無條件答應孩子的所有需求。無條件的愛是指,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錯事,家長都要給孩子關心和温暖。這並不代表忽視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大。家長在發現孩子犯錯的時候,應該是這樣一個順序,1.安撫孩子的情緒,2.教育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3.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希望孩子以後可以再次改進。

家長替孩子道歉,為孩子的錯誤承擔責任,都不是一個好的方式。

2.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教會他們獨立

孩子最終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獨立地生活,獨立地成長。家長對孩子的過多幹涉會影響孩子將來組建家庭的情感。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為一個媽寶是十分依賴自己的家長的,從小沒有做過決定的人,長大以後也學不會為自己做決定。到頭來還是要老一輩來幫助自己。

孩子在長大的時候,讓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最重要的是,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讓孩子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家長也少操心。

居里夫人説過:“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孩子要離開大人的庇佑,才能更有前途。奉獻式育兒只會讓孩子的路越走越窄,只有放開手,放棄對孩子千依百順,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