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題:別人“卡脖子”,咱們怎麼辦?
新華社記者王亞宏
科技的突破離不開奮鬥的積累,年輕人不斷的灌溉是科技樹成長壯大的希望。
“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到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讓年輕人聽到了用奮鬥澆灌科技樹的集結號。年輕人從來就自帶創新模板,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斷滋生的好奇心、強大的行動力,更有不怵任何挑戰的勇氣。在這些特質的加持下,年輕人必能在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有所作為。
生活中一刻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的年輕人對自立自強的迫切性有更深入的瞭解,畢竟幾乎長在手上的智能手機雖多是中國製造,但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統卻不是中國產品。類似的情況在航空發動機、觸覺傳感器等領域也存在,這些短板的集中體現就是對中國的“卡脖子”清單。
“卡脖子”清單就是要重點突破的任務清單、自立自強的明細清單。年輕人的有利條件是已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夠看得更遠,老一輩的科學家們曾在國際封鎖中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片天地,現在年輕人面對科技“卡脖子”,怎麼會缺少突破的勇氣和信念?!
勇氣和信念要化為行動,成果要在每一天的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中積聚,在創新的論文、實驗、項目上體現。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和積累,總會匯聚成開創大局面的奔湧河流。
科技的突破從不會一蹴而就,好在時間是年輕人的盟友。科技在進步、產業在變革,年輕人也在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處處都是年輕人大展身手的舞台,時時都有實現抱負的機遇。在朝氣和鋭氣的加持下,年輕人會成為人工智能程序員、集成電路設計師、空天科技工程師、生命健康研究員……不論什麼行業,年輕人都會握指成拳、合力攻堅,將任務清單裏的項目逐一勾掉。
當科技樹長得枝繁葉茂,回首望,青春沒有虛度,夢想何曾遠離。歷史將向我們致敬:這屆年輕人,奧利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