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痼疾復發!安倍晉三正式宣佈辭去首相職務,繼任者會是誰?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綜合

據新華社快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8日下午在東京首相官邸召開記者會,宣佈辭去首相職務。

安倍2006年首次執政,次年因一系列政治挫折和健康問題辭職,2012年第二次當選首相,連任至今。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當前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低迷等諸多問題,安倍突然宣佈辭職,一方面將使日本政壇羣龍無首,加劇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將使圍繞安倍接班人的爭鬥迅速升温。日本社會今後一段時間將進入混亂、迷惘和不安定期。

8月6日,在日本廣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紀念活動上講話。新華社發(廣島市供圖)

重蹈覆轍

安倍説,他決定辭職是因為痼疾潰瘍性腸炎復發,今後一段時間需要專注治療。

這一幕似曾相識。2007年9月12日,上任才366天的安倍因潰瘍性腸炎久治不愈,突然宣佈辭職。

在28日第二次宣佈辭職前不久,安倍剛剛創下連續在任首相職務最長紀錄。截至8月24日,安倍自2012年底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連續在位時間已達2799天,超過其外叔公、前首相佐藤榮作保持的2798天的紀錄。

此前,安倍已於去年11月超過戰前首相桂太郎,成為日本歷史上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安倍此次宣佈辭職前已有種種徵兆。8月17日,安倍到慶應大學醫院體檢,時間長達7個多小時。由於這次體檢距離上次太近且持續時間太長,結合此前有日本媒體報道安倍7月初曾在辦公室“吐血”等情況,日本輿論普遍擔心安倍身體出現問題。但當時安倍本人、政府和自民黨高官均出面否認。

然而,就在安倍創下連續在任時間新紀錄的24日,他再次赴慶應大學醫院,且此後幾天他預定出席的部分黨內活動被取消,使外界對安倍健康狀況的疑慮加深。

安倍再次突然宣佈辭職,可以説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安倍一直把2007年的突然辭職視為自己政治生涯的屈辱,此前日本輿論大多認為,安倍會繼續擔任首相,直到明年9月其自民黨總裁任期結束。此次重演“政治悲劇”,極有可能是痼疾復發情況很不樂觀,身體狀態已經無法承受繁忙政務。

政壇洗牌

在安倍連續執政近8年後,日本社會已習慣“安倍時代”。他突然宣佈辭職,給日本社會和政壇的衝擊堪比一場海嘯。

安倍的第三個自民黨總裁任期原定於明年9月結束。他辭職後,自民黨將提前舉行總裁選舉,新當選自民黨總裁將完成安倍剩餘首相任期,直至明年秋季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

2018年9月20日,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裁選舉現場,成功連任自民黨總裁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與石破茂一同舉起雙手。(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目前看,“後安倍時代”較有競爭力的自民黨政要包括: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前外務大臣、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岸田文雄,安倍長期政治盟友、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自民黨代理幹事長稻田朋美,防衞大臣河野太郎。此外,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也有一定影響力。

其中,作為安倍在黨內的最大對手,石破茂在最新民調中支持率一度超過安倍。石破既有擔任防衞大臣、農林水產大臣等內閣職務的經歷,也有擔任自民黨幹事長等黨內要職的經歷,在民眾和自民黨基層中人氣較高。他曾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挑戰安倍,但由於其領導的派閥實力不足,又很難得到其他派閥支持,因此未能成功。共同社23日發佈的民調結果顯示,認為石破“適合擔任下任首相”的受訪者比例達到23.3%,遠高於位居第二的安倍的11.0%。

安倍這次突然宣佈辭職,給自民黨帶來很大混亂和被動,也將使他在黨內“接班人”之爭中的影響力大大下降。而這將有利於石破茂在黨內爭取更多支持。

此外,安倍辭職後,自民黨內各派力量可能出現重大洗牌和重組,這也將給日本政壇增添許多不確定性。

留下懸念

安倍長期執政給日本政治和社會留下濃重印記。安倍掛冠而去,給日本未來內政外交走向帶來不少懸念。

經濟方面,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安倍經濟學”多年積累成果基本化為烏有。日本政府8月份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復甦進程緩慢,難以實現V型復甦。

外交方面,安倍一直寄予厚望的對俄、對朝外交均未取得突破,日韓關係則因慰安婦、勞工、貿易禁令等問題長期低迷。安倍最得意的對美外交,也因美國今年大選結果難料而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社會層面,日本新冠疫情持續“低燒”,截至27日,日本確診病例已超過6萬人。東京奧運會推遲到明年夏季舉行,但前景仍不明朗。

而在政治層面,不排除日本政局出現更大變化的可能。解散眾議院進行大選的時間最多隻能拖到明年10月,即本屆眾議院任期屆滿之時。如果自民黨內部持續動盪,而反對黨通過重組集結力量,屆時無論大選結果如何,自民黨未來執政前景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本文來源:新華社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