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錯幹部”再起用成“有為幹部”

“感謝組織沒有放棄我,在我受處分後依然關心我,不斷提醒我、幫助我,讓我有了重新開始的信心。”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在處分期內深刻反省、加倍努力工作,工作實績突出,處分期滿後重新得到了重用。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近年來,劍閣縣紀委監委出台《受處分人員關愛工程實施方案》,啓動了受處分人員“關愛工程”,採取系列措施,做好審查調查“後半篇文章”,對受處分黨員幹部既嚴教嚴管,又關心關懷,幫助他們改過自新再出發,一批“有錯幹部”變成了“有為幹部”。

處分不是目的,而是要讓黨員幹部明紀律、知敬畏、守規矩。對犯了錯誤的黨員幹部不是“一處了之”,而是加強教育轉化,讓他們吸取教訓。有了更強的“紅線”意識,才能在更大範圍內激勵幹部放開手腳、擔當作為。

專人聯繫,幫助認識和改正錯誤

2018年,劍閣縣一名鄉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因在全縣脱貧攻堅推進暨作風紀律整治視頻會議上全程玩手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處分重嗎?不重!”他説,執紀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自己是紀委書記,平時經常給其他同志強調要遵守紀律,用紀律去約束別人,卻忽視了約束自己,理應受到從重處理。

這次處分,讓他在思想上受到極大震動,開始舉一反三地深刻反思。劍閣縣紀委監委也派出專人與他談心談話,幫助他剖析問題,鼓勵他放下包袱,認真工作。

按照劍閣縣《受處分人員關愛工程實施方案》,指定的紀檢監察干部要定期與受處分人員開展談心談話,跟蹤建立《受處分人員成長檔案》,動態監測受處分人員思想認識、盡職履責、廉潔自律等方面情況,並作為個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帶動受處分人員知錯知止,重整行裝再出發。

劍閣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對犯錯誤的幹部,查處不是目的,而是要通過處分和教育,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重新為社會作貢獻。

“以前從來沒意識到,自己在思想上已經遊離於紀律約束之外了”“以前工作主動性還不足,有時候等活幹”“以前有的工作不夠仔細,存在應付心理”“擔當精神還不夠,遇事有推諉想法”……經過這次處分,這名紀委書記重新審視自己,越想越慚愧,決心作出改變。

該鎮有兩個村信訪矛盾突出,這名紀委書記主動提出蹲點聯繫這兩個村。那一段時間,他紮根在村裏,與幾名信訪羣眾深入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合理訴求,並反覆做思想工作,圓滿解決了信訪問題。

“羣眾有訴求,我們黨委政府就要有回應,這是我們服務人民的基本要求。”通過處理這次信訪,他在認識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後來,他又圓滿完成了一系列脱貧攻堅工作,並得到羣眾的充分認可。

前不久,該紀委書記因在處分期內表現突出,被任命為縣紀委監委派駐某片區紀檢監察副組長。

定期回訪,跟蹤建立成長檔案

“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給了我改正錯誤的機會,在我最低落的時候給了我温暖和力量。”經過鍥而不捨的回訪教育,劍閣縣龍源鎮某村原黨支部書記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給全村、全鎮及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表示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仍將發揮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退崗不褪色。

該支部書記在2017年因違規套取、侵佔村裏的產業資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職處理。曾是該村的致富帶頭人、受到羣眾信任的他深感慚愧:“處分決定下發後,我整個人都處於一種不安和失落的狀態,感覺在村裏、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

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願意再與別人進行交流,也不安心工作。縣紀委監委相關工作人員多次對他進行回訪教育,然而他就像揹着重殼的“蝸牛”,“包袱”很沉,面對回訪人員始終寡言少語,無法敞開心扉。

“審查調查工作不能‘一查了之’,對受處分人員不能‘一處了之’,要不厭其煩地走上門,多談話,全面瞭解掌握他們的思想、生活、工作情況,幫助他們走出‘陰影’。”劍閣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説。

按照《受處分人員關愛工程實施方案》規定,縣紀委監委要定期向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組織或與幹部職工座談了解受處分人員思想、工作、生活動態,督促黨委(黨組)以及黨支部分層分級加強關愛教育。

在兩年多的時間裏,面對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回訪,他內心受到觸動,由原來的抗拒,慢慢開始主動和他們交流。“我曾經把黨紀黨規拋在了腦後,忽視理論學習,最終走向了違紀的‘深淵’。”他認識到錯誤,表示一定要重新振作,繼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截至目前,劍閣縣對監察體制改革以來的339名受處分人員全部建立《成長檔案》,開展談心談話543次,回訪教育279人次。通過回訪教育,紀委監委充分了解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工作、生活動態,幫助他們放下思想包袱,重塑信心,讓其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心與愛護。

聯席會商,探索“再起用”機制

今年,在全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一名鄉鎮黨委書記受到組織重用,被任命為一個新組建鄉鎮的黨委書記。而在2018年,他因在原來任職鄉鎮擅自調整一條公路的規劃,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當時,他所在的鄉鎮計劃修一條3.7公里的產業公路,將幾百畝藥材產業基地和沿途農户連接至主幹道,但所籌資金僅夠修建3.2公里。這名黨委書記“開動腦筋”,在滿足基本需求下,縮減了路面寬度,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違反招投標規定。

“這個處分不是懲罰我,而是提醒我要講究工作方法,讓我思考多了、反省多了,成熟起來了。”他説,處分決定作出後,縣領導和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多次與他談心談話,幫助他放下了“包袱”,全身心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去。

2019年,鄉鎮上還有最“難啃”的兩個村未脱貧。這名黨委書記吸取教訓,在工作中更加講究方法,用紮實的工作帶領幹部羣眾打了一個漂亮的脱貧攻堅戰——在當年開展的第三方評估工作中,這兩個村高質量通過評估驗收。

今年6月,他被任命到新的鄉鎮,承擔起更加艱鉅的任務。這個鄉處於亭子口水電站庫區,扶貧工作正在接受國家脱貧攻堅普查,長遠發展問題也亟須解決。他到任後立即走訪貧困户、召開老幹部座談會,瞭解情況、聽取建議,並根據庫區旅遊資源豐富的特點,外出考察調研,尋找發展思路。不到半年,鄉鎮“十四五”規劃基本思路已初步成型,學校、衞生院搬遷已着手選址,部分旅遊企業也表達出了合作意向。

幹部羣眾紛紛豎起大拇指,他卻説:“不管到哪裏工作,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職責,用工作實績回報黨組織和羣眾的信任。”

今年以來,像他這樣的受處分幹部劍閣縣已“再起用”3人。通過加強與受處分人員單位黨組織、組織(人事)、政、法、審計等部門聯動協作,劍閣縣紀委監委對受處分“再起用”機制進行了探索和完善。通過集體會商制度,將受處分人員現實表現情況提交聯席會議,多部門綜合判定“再起用”意見,預防“帶病提拔”問題發生。劍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彭鴻表示,要持續加大對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科學精準運用“再起用”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執紀審查的治本功能。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周洪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7 字。

轉載請註明: “有錯幹部”再起用成“有為幹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