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民族主義扯去美式國際道義的遮羞布
在新冠肺炎疫情被世衞組織宣佈為全球大流行病一週年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聲明,指出疫苗公平是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最嚴峻的道德考驗。在許多不發達國家一劑難求的情況下,部分富裕國家竟然在囤積疫苗,破壞了疫苗應有的全球公共產品屬性。在疫情威脅仍在的當今世界,美國大搞疫苗民族主義讓美式國際道義原形畢露。
美國政府堅持以本國優先原則追求疫苗供應絕對滿足本國需求,無視全球利益和他國需求,採取爭奪疫苗資源、限制疫苗出口、管控疫苗原材料等手段,試圖形成以疫苗為基礎的國內絕對安全局面。
此前,美國新政府提出名為“戰時努力”的舉措,在嚴控疫苗出口的同時,從輝瑞、莫德納和強生等疫苗生產公司訂購了足夠6億人口接種的疫苗,遠超美國的疫苗需求。在美國1億人接種疫苗的目標已完成的情況下,拜登政府3月又要求再訂購1000萬劑強生疫苗,並援引《國防生產法》對疫苗生產的原材料實施出口管制。美國大量囤積疫苗和控制疫苗出口,極大地阻礙了其他國家獲取疫苗的機會。
長期以來,在美國政客宣傳和媒體渲染下,美國倚靠其國家實力製造了虛幻的國際道義光環,以領導者自居,站在道義高地上對其他國家評點指揮。然而,在關乎全人類生命安全和共同福祉的問題上,美國的疫苗民族主義讓美式國際道義的光環消失。
美國自私起來真是“六親不認”。在阿斯利康疫苗安全風波之前,歐盟和阿斯利康公司均向美國表達了要求調用美國庫存的數千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的請求,以挽救更多歐洲人的生命。彼時,美國未批准阿斯利康疫苗上市,庫存的疫苗根本派不上用場。但美國為確保疫苗供大於求,直接拒絕了盟友的請求。在阿斯利康疫苗接種因安全性問題在歐洲多國被叫停後,歐洲疫苗接種工作陷入困頓,疫情反覆。此時的美國卻嚴格限制疫苗出口,導致輝瑞延遲並減量向歐洲國家交付疫苗,莫德納公司也削減了向外國供應疫苗的數量。歐洲國家抗疫計劃被嚴重打亂,多國不得不調低經濟增長預期,國內政治壓力劇增。意大利和法國政府警告輝瑞可能對其實施制裁。有的國家開始尋找美國以外的出路,匈牙利在歐盟成員國中率先批准並訂購了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
拜登曾經在《外交事務》雜誌上發文,提出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重拾全球對美國領導權的信心,美國將與盟友採取集體行動來應對全球挑戰。他還提到,國家的外交需要“可信度”,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對諾言的履行。而疫苗民族主義讓這些言論和承諾徹底淪為笑談。“美國優先”依然如故,美歐疫苗競賽加劇。在全球疫情面前,疫苗民族主義代替了跨大西洋聯盟的所謂政治團結和互助。對盟友尚且不講國際道義,對其他國家就更無道義可言,美國缺乏信譽和認可的世界領導權無疑是空中樓閣。
弱小國家無力獨立研發疫苗,疫情防控嚴重依賴外部,而他們已被美國等發達國家無情拋棄。印度前駐委內瑞拉大使維斯瓦納坦近日撰文怒斥疫苗民族主義,他指出,陷入疫苗爭奪戰的美國、歐盟和英國對拉美漠不關心,這些國家過度購買的行為讓發展中國家無法及時獲得疫苗。美國一直對拉美頤指氣使,但是在疫苗問題上卻冷眼旁觀。美國指責中國和俄羅斯在拉美擴大影響力,但恰恰是中國和俄羅斯為拉美提供了幫助,美國應為此感到汗顏。就連追隨美國譴責俄羅斯民主和人權狀況的哥倫比亞,最終還是從俄羅斯進口到了疫苗。新加坡《海峽時報》3月發表的一篇社論指出,疫苗民族主義意味着富裕國家試圖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路徑解決全球健康危機,疫苗本無國籍,疫苗民族主義註定是錯誤的。
美國的疫苗民族主義是當下疫苗分配失衡的根源。人口占世界16%的富國買下了全球60%的疫苗。2021年2月,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發表題為《疫苗民族主義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文章,稱疫苗民族主義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必將自食其果;疫苗分配不公將使不發達國家經濟持續衰退,進而反噬富裕國家的發展。世衞組織聯合其他組織共同創立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旨在確保疫苗分配公平,並爭取2021年底購買20億劑疫苗,以幫助92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拜登政府嘴上宣稱支持這一計劃,但要美國給該計劃供給疫苗卻是免談事項。
美國疫苗民族主義撼動了跨大西洋聯盟的內聚性,降低了歐洲盟友對美國領導地位的認同以及在衞生健康安全等國際道義問題上對美國的信任。美國自詡為全球抗疫的領導,卻為國家利益逃避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大國責任,這將重挫美國在全球的軟實力。美國疫苗民族主義使美國優先和美國至上觀念橫行,惡化了道義環境,導致多國出現安全恐慌,打碎了疫苗自由貿易鏈條,誘發了一些國家的保守主義傾向,增加了各國疫情防控成本。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紛紛在國內建設生產研發中心,製造自己的疫苗。
中國政府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擔負起國際責任和國際道義,向69個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無償疫苗援助,同時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而美國卻給中國的道義之舉扣上搞疫苗地緣政治的帽子,可笑至極。國際社會正在見證大危機下不同的國際道義觀並檢驗其真偽,美式國際道義已經褪去光環,顯露其本來面目。“人心所歸,惟道與義”,國際道義的天平終將指向正義的一方。
(作者:劉興華,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