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大D
中國人的身份證真是日本造?
從2004年,中國人開始用上第二代身份證那時起,有關“14億國人身份證都是由日本製造”等相關言論就已經在網絡上瘋狂傳播。
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爆發,部分激進“反日”份子甚至揚言要撅了自己的身份證,來表達守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決心。
難道中國的身份證真的是由日本製造?
一張卡片的背後
對於中國人而言,身份證實在太重要了,無論是去車站買票,還是去醫院看病或者去賓館開房,我們都離不開身份證。
這樣一張不足巴掌大小的證件上,集中了太多國民信息,可以説是最重要的國家安全資產之一。一旦泄露給其他國家,後果不敢想象。
也正因如此,沒有一個國家會選擇讓其它國家真正參與到本國身份要件的製作中。
據統計,中國一共有37家居民身份證製作所,都受到當地治安、户政部門嚴格管理,所以擔心自己信息被日本扒光了的朋友大可放心。
但是中國的身份證又確確實實與日本技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
每一張身份證的製作流程大體相同,從開始製作到完成,一共要經歷信息採集、膜打印、預定位、壓模裁切、芯片電寫入、身份證核驗六個步驟。
▲工作人員正在對身份證照片進行人工審核
而問題就在於這個膜打印上。
上世紀末,中國人普遍使用的一代身份證非常簡陋,簡單説,就是往一張印有個人信息的小卡片上,套上具有防偽信息的塑料封套。
由於技術限制,卡片上面印的個人照片更是中國人頗為忌諱的黑白頭像。
▲一代身份證
而二代身份證實現了質的轉變,不僅材料更加穩定抗造,而且裝上了可供機器讀取的芯片,防偽性強,功能豐富。
同時在外觀上,二代還有個與一代明顯不同的地方,就是採用了彩色圖像技術。
拿出兜裏的身份證,我們就可以發現證件表面有上下兩層膜包裹着,反面上印着的居民信息中,頭像改用了人們更易接受和識別的彩色數碼照片。
▲身份證背面的膜上印有居民信息
但也正因如此,二代身份證製作對彩色打印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當時中國彩色打印這一巨大市場,卻幾乎被一個日本品牌——富士施樂彩色打印機全面搶佔。
日本富士施樂彩色打印機,在中國有多牛?我舉幾個例子你就懂了。
除了二代身份證的彩色打印項目之外,此前富士施樂還成功取得全國公安出入境管理系統的彩色打印機項目,中國公民的因私護照都是由這家日本公司打印機打印的。
▲曾經的招標記錄依舊可查
而且,他們的打印機也曾一直被深圳公安部門用於製作居民暫住證,全中國34個省,有31個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單位,都安裝了富士施樂打印機。
可以説,中國人手裏的每一張公民身份要件幾乎與日本富士施樂都脱不了干係。
而這家日本品牌的觸手,在大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伸入了十幾億人的口袋。
中國能不用這家日本品牌嗎?
還真不能。
當時中國招標部門,對參與競標的打印機,特別是色彩飽和度和穩定性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方正電子也參與了那次身份證換代部分工作,一位相關人員直接表示,國內企業沒有能力生產出符合要求的高速彩色數碼印刷設備,中日這方面的差距不是一兩年就能趕上的。
反觀同期日本富士施樂的性能,不僅可以滿足印製第二代身份證的各種要求,而且直接造成的廢卡率僅為0.2?遠遠低於同類產品,極大降低制證成本。
▲當時富士施樂中標的一款打印機DC2060
再加上其在中國本土資源的早期優勢積累,它旗下的兩款打印機產品,順理成章地拿下了那次招標。
除了日本富士施樂外,還有另一個品牌的打印機同時中標,它就是惠普,一家美國公司。
相信你已經明白,日常生活中,從惠普、愛普生、再到兄弟、佳能,為什麼我們現在所能接觸到的所有主流打印機品牌中,沒有一家國產品牌。
因為從零幾年開始,日本和美國企業就近乎將中國的打印市場全方位的壟斷。
搶灘登陸戰
打印機,在很多人眼中,只是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一個普通辦公工具。可以説,那些被放置在各個單位辦公室角落裏的打印機,它們是不可或缺的辦公工具,帶來辦公便利,卻也成為了信息安全的潛在威脅。
言過其實?我看未必。
2019年,一個名叫RobertHeaton的軟件工程師曝光了惠普的“數據回傳”醜聞。
他發現在惠普打印機的安裝過程中,有個“數據蒐集通知與設置”,這個功能默認開啓,通過該功能惠普打印機會將部分用户數據回傳給惠普,而且隱藏相當深。
有意思的是,“隱私安全”這個被西方國家時常用來攻訐中國的重大問題,這個時候彷彿變得無足輕重。
諷刺的是,在19年第4季度,全球打印機出貨量統計中,美國惠普以高達38.6?佔比位居第一。
而位列第二至第五的佳能、愛普生、兄弟、京瓷這四大日本企業,更是瓜分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場。
有些人肯定就有疑問了,為什麼中國的宇宙飛船都上天了,卻連台小小的打印機,都不能自主研發?
自主研發打印機,當然可以。
不過要先跨過的是,橫在眾多行業新進者面前那堵高高的專利牆,一眼看不到頭的那種。
有人統計過,單是激光打印機領域,不重複的專利就有18萬項,如果包括重複的專利有50萬項之多。
而這僅僅是諸多打印機類別中的一種,如果放眼整個打印行業,這個數字將更加讓人無法直視。
更絕望的是,在你辛辛苦苦、出錢又出力地邁過了第一堵牆後,以為迎接你的是廣闊的用户市場,自己投的資金能回本了,卻發現後面又是一堵新牆。
當一個領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往往出現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技術,將整個行業拔高一個台階。
而這個技術革新者往往是行業的領頭羊,比如蘋果的觸摸屏。
打印機行業的,比如惠普曾轟動一時的智捷技術,這項技術當年號稱可將打印機能耗最多降低53?佔用空間減少40?能夠以極短的時間完成啓動、打印和雙面掃描。
你能想象,當你辛苦將研發出來的寶貝兒子奧拓開上賽道,人家已經開着法拉利賽車奔馳天下的感覺嗎?
通過專利封鎖,那些行業元老們主導了中國打印機行業的“三高門檻”:即高技術平台、高專利侵權風險、高投資。
從而嚴重製約了中國打印機自主研發的進程,致使中國打印機產業幾十年無人敢涉足。
關鍵是,人家這是合理合法,你挑不出任何毛病,甚至還能時不時揮舞專利大棒噁心你一下。
掌握“核心技術”?
2007年前後,是中國墨盒等打印機耗材市場魚龍混雜的階段,抄襲、仿製、低價搶客,甚至假冒原裝幾乎成為半公開的行業秘密。
那段時間也是日中廠商對峙法庭的密集期。
中方的代表是耗材出口廠商——珠海納思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在當時鼎鼎大名的公司,屢戰屢敗。
“337調查”敗訴、花錢和解與惠普的侵權官司,後來納思達更因違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禁止令,於09年被罰了一筆約高達1.4億人民幣的鉅額罰款,一時元氣大傷。
這賴人家外國公司嗎?真不賴,因為那時中國產品確實沒有自主創新。
起步比別人晚,發展比別人慢,實屬正常,我也相信絕大多數國人都能理解。
但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中國民間從很早開始,就興起一股“缺什麼就炫耀什麼”不良風氣,窮人愛裝富、沒文化好附庸風雅等現象時常在身邊上演。
這種風氣蔓延到了中國本土產品宣傳大戰中。
於是我們總是能聽到各式各樣的廣告詞,其中以“XXX掌握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研發”等口號尤為響亮。
▲這麼一説,蛇叔才是掌握“核心科技”
聽到這類詞,民眾們總是能由衷地產生一種自豪之感,就好像中國自己的產品真的站起來了,而且靠的是自己。
可事實是,這些企業中有的是真材實料,但有的卻是在消費民眾情緒來渾水摸魚。
什麼算核心技術,掌握了什麼核心技術,這就講究了。
打個比方,在設計一款手機時,手機廠商大膽採用新配色製作手機背殼,這能叫“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嗎?
曾經就有一個品牌號稱“研發出了中國第一款自主核心技術的打印機,經過多年創新,已經與眾多國際品牌並肩齊驅”。
實際情況是,作為激光打印機最關鍵的三大件:硒鼓、定影器、激光器,該品牌都是直接用的三星專利。
▲激光打印機主要結構
之後更是因為耗材貴,故障頻發等售後問題而時常被用户投訴,至於是否真的與國際品牌並肩齊驅,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而市場佔比不高的它為什麼能活下來?相信大家能明白。
所以當你在一些產品宣傳裏,看到“中國首個掌握自主核心技術”字眼時要格外小心,因為一不小心,你可能就要被收割了。
這也是國產品牌為什麼在部分中國人眼裏形象變得如此之差的原因之一。
以致於有些人一聊起國產,支持支持,一聽要購買,下次下次。
當然,不是説中國品牌不行,世界500強裏,華為、徐工、海爾等中國企業都有着不俗的表現,在國內也很受歡迎。
可中國高鐵式的成功,給了很多人一種錯覺:差距這種東西是一朝一夕間就可以彌補上。
但沒有想過造成差距的背後真正原因。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中,日本就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837家,荷蘭222家,法國196家。
這麼多長壽企業扎堆這些國家,不是偶然,背後支撐他們的是,日德等國企業們長期所堅持對產品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而這正是許多中國品牌所缺少的。
當然我相信,中國是一個不懼落後,也有決心敢於追趕的國家,最終一定能“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那之前,明知無法取代他國品牌,還號召其他人進行抵制,這種行為可太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