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一些因素的影響,也有不少家庭會出現不育的情況,在這時大部分這樣的家庭都會選擇領養一個孩子來彌補生活中的空缺,其實這也是很多古代不育家庭會做出的舉措,對此古代朝廷還出台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宋刑統》中記載,對於異性的小孩子,只能對三歲以下的進行領養,而且領養的孩子不能繼承家業,但要完成對養父母的贍養。
而且領養孩子的現象在古時候也是極為常見的,特別是一些宦官就以領養孩子來延續自家香火,《三國志》當中記載,一代梟雄的曹操其父親就是宦官的養子,這也讓他在當時有了貴族的出身,但這樣的出身明顯是不光彩的,所以後世文獻在對這部分進行描述時都比較的模糊。
如今領養小孩子已經成為了社會當中的一種普遍現象,而且也沒有了國界之分,很多國外的家庭都來到我國,希望可以找到屬於他們的小天使。18年間美國領養8萬中國兒童,幾乎只要女孩,到底有何種目的呢?
1991年經過不斷地完善我國頒佈了撫養法,在其中對要進行的義務和履行的職責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其中更是明文規定,外國人也有權利領養中國的小孩子,而且隨着時間推移,這種行為也成為了社會當中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報告指出,18年來。一共有8萬名中國兒童被美國人領養。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女孩,這也引來了很多人的好奇,為什麼外國人會更加喜歡我國的女孩兒呢?
根據外媒的走訪調查報告中顯示,這其實源自於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的一種嚮往,他們認為中國女孩兒身上藴含着一種古代東方神秘且特殊的氣質,這也是她們身上獨有的,而且中國女孩兒天生藝術感就特別強,這也是他們喜歡領養中國女孩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西方大部分國家的人口組成部分都十分的複雜,就以美國為例作為曾經的殖民國家,美國其實沒有屬於它們的原始族羣,其社會的本身構成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生活在美國土地上的這些人的祖先可以説是來自世界上的四面八方,所以他們對種族觀念也是十分的淡化,基本上屬於一視同仁,看到不同膚色的人羣也不會有較為排斥的想法。
而且在此觀念下,他們覺得家族的延續不一定非要體現在血緣以及國界上,他們對於自己的關注度也更高,不會被孩子的問題所束縛住,在很多西方國家孩子成年以後就必須要搬出去住,其父母也不用再履行對她的撫養義務,當然他們也並沒有得到孩子們的贍養,就相當於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涉,也不會出現矛盾。在此情形下,孩子是男是女對他們來説也就無所謂了,填補家庭環境中的空缺其實更為重要,如此一來他們也就更喜歡領養小女孩,畢竟“小棉襖”的稱呼可不是白叫的。
但讓更多人好奇的是,為什麼他們不選擇在本國領養小孩子,而是選擇千里迢迢的來到中國呢?其實導致這樣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法律法規實在是太過於繁瑣,遠遠不及中國政府在領養孩子問題上的簡單明瞭。
在國外,如果你想領養一個孩子,就要辦理很多的手續,再加上國外的人工服務工作效率極低,可能等你拿到相關的手續時就已經過去一年半載了,長時間的等待還要東跑西跑都是讓人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當然並不是説你有了手續就可以去孤兒院領養小孩子了,等待你的還將是漫長的評估,政府需要調查你的家庭背景,而且並不僅僅是你這一代,祖上的三代都要進行調查。
然後再對你自己本身做出評測,其中包括房產、家產等各個方面,看看你到底有沒有能力對這個孩子進行撫養,同時你還不能有違法犯罪的記錄,其中的每一項環節等待你的都是極為漫長的等待,當然也都是缺一不可的,這樣看來你就能理解他們遠道而來前往中國領養孩子的做法了吧。
雖説我國對於小孩子的領養方面法律條令還是挺多的,但審核的步驟很快,基本上最慢也就半個月就可以審批通過了,這可節約了很多外國家庭的大部分時間,再加上可以一邊遊玩一邊辦事,這也是外國家庭喜歡來到中國的原因。
親情是沒有國界的,很多孩子其實需要的也僅僅是一個完整的家,一個關閉自己的父母,所以大家對於國界這種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糾結的,能給這些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讓他們茁壯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宋刑統》《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