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裏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如今,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已全面鋪開,有序推進,極大改善了羣眾的居住條件。然而,面對改造過程中羣眾的不同訴求,如何協調“眾口”、達成共識,激發羣眾參與的積極性,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考驗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在破解這一難題的過程中,杭州的做法讓人眼前一亮。據報道,杭州將老舊小區改造的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讓居民“看菜單點菜”。通過引導居民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實行“兩個三分之二”原則,即居民同意改造率和居民對改造方案的認可率必須同時達到三分之二,改什麼和怎麼改都由居民自己決定,羣眾的參與感增強了,工作效率和滿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涉及基礎設施升級和生活環境改善,更是一項複雜的社會治理工程,只有妥善處理好改造過程中的多元利益訴求,才能更好實現改造效果。以加裝電梯為例,樓上樓下居民需求差異很大,低樓層居民往往積極性不高。如果協調不好,很可能引發矛盾糾紛,給改造工作帶來較大阻力。能否找到民意的“最大公約數”,體現公平原則,更好滿足羣眾的多元化訴求,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能否順利推進。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羣眾既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因此,應積極發揮羣眾的主體作用,增強羣眾的參與感,特別是要改變過去自上而下的組織實施方式,在改造之初就讓居民共同參與決策。在改造過程中與羣眾多商量,讓羣眾多參與,一方面能夠精準鎖定羣眾最關心、最急迫的問題,真正通過改造解決居民生活的“痛點”;另一方面也能凝聚各方智慧,讓改造持續運轉起來,方便改造完成後的管理維護,最終取得多贏效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老舊小區改造,表面上是基礎建設項目,實質也是社會治理工程。要把這項好事辦好,就要尊重羣眾意願、傾聽不同聲音、補齊治理短板。

(作者 祝偉,摘自《經濟日報》)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0 字。

轉載請註明: 視點|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