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非品入湘”火辣辣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綜合

當怕不辣的長沙遇到猛辣的非洲幹辣椒,會碰撞出怎樣“火辣辣”的情誼?近日,我國首次進口的非洲盧旺達200公斤幹辣椒運抵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高橋大市場。

“這是2019年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後,湖南推動准入的第一個非洲非資源性產品。”盧旺達幹辣椒進口商湖南國開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健介紹,盧旺達幹辣椒顏色紅、香味濃,辣度約為普通幹辣椒的4倍以上,適合用來製作火鍋底料、滷料加工等。“幹辣椒還沒到湖南,就成了預訂的‘搶手貨’。”

2020年9月21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作為全國第三大綜合性市場和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市場”的高橋大市場,承擔着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核心區的戰略任務。高橋大市場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中非經貿博覽會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三大國家級平台疊加優勢,積極探索中非經貿新模式,打造全國首個“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中非經貿綜合服務中心”“中非經貿企業孵化中心”“中非金融服務平台”三中心一平台,既為“非品入湘”打造了直採供應鏈,又為“湘品出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非商港”。到“中非商港”買買買已經成為人們到長沙打卡的必選之舉。

精品咖啡香噴噴

走進高橋大市場非洲咖啡街,醉人的咖啡芳香撲鼻而來。非洲咖啡街是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範園的首批落地項目,目前已經入駐20多家品牌咖啡龍頭企業。這裏設置了非洲咖啡豆展銷專區,匯聚了非洲各國的精品咖啡豆。

“我們希望國內的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質優價廉、原汁原味的非洲咖啡。”高橋大市場董事、總經理羅曉説,中國是全球咖啡市場銷售增速最快的國家,每年咖啡進口量達6000噸,高橋大市場就佔了800噸。“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瞭解和接受非洲產品,除了購買咖啡,還可以現場學習咖啡文化和製作技藝。”羅曉説,截至目前,非洲咖啡街交易額已經超過10億元。

在離咖啡街不遠的“非洲可可營銷中心”,又是另一番濃厚滋味。“用刮刀對巧克力醬進行調温時,温度不能低於28攝氏度。”“一包可可粉變成一塊巧克力,後期要經過融化、調温、注模、脱模和包裝等程序。”……巧工文化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楊洋正手把手教學員體驗手工製作巧克力,DIY的形式吸引了不少人蔘與。“相比吃巧克力,我更喜歡親手製作巧克力的過程。”帶着8歲的女兒手工製作巧克力的長沙市民王琴説,“靜下心來體驗、享受的感覺很棒,沒人不愛巧克力,但不親自制作,又咋會知道甜甜蜜蜜的巧克力,源起卻是苦澀的可可。更驚奇的是,可可不僅能做成食物,還能加工成護膚品、日用品,漲知識了!”可可油、乳木果油、瓶裝酒、手工香皂……在非洲可可中國營銷中心展廳,近50種來自非洲的天然原生態產品頗受消費者青睞。“我們在這裏設立了線下體驗中心,所有的貨品都是由原產地直接運輸到長沙黃花綜合保税區,客户只要在線上平台下單或者現場掃描二維碼下單,商品就會從綜保區發貨到客户手中。”展廳相關負責人説。

“非洲在華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為非洲產品進入中國流通市場搭建了快速通道。”羅曉告訴記者,總面積3.2萬平方米的非洲在華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目前已經建成非洲咖啡交易中心、非洲堅果交易中心、非洲可可營銷中心。“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當年便實現10.6億元的營業額。今年以來,中心加速了咖啡、堅果、芝麻、幹辣椒等產品的全產業鏈建設,希望進一步豐富消費者的選擇。”

盛和咖啡飲品夢工場總經理周春旺介紹,以前他們要通過沿海有進口資質的公司進口非洲貨物,價格較高。自貿試驗區掛牌後,與埃塞俄比亞、烏干達、肯尼亞等非洲國家對接,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支持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在4月26日召開的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半年度發展成果推介會上,高橋大市場咖啡交易中心與埃塞俄比亞採購商簽署了200噸進口咖啡豆採購協議、高橋大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與尼日利亞、莫桑比克採購商簽署了500噸乾薑和2000噸芝麻採購協議。

湘品出海單多多

熾光燈下,一件產自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瓶被主播穩穩舉起,潤澤如玉的瓶身上花鳥工筆畫精巧而傳神。在中非直播電商孵化中心,信息技術鋪就的“網路”,讓萬里之外的非洲客商在鏡頭前看得真切,連連稱讚“So beautiful(太美了)”,當即表達出貿易意向。

“醴陵是我國日用瓷的主要產區和出口基地,產品出口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非洲是湖南陶瓷出口的重要市場之一。”高橋大市場外貿服務中心主任吳笛告訴記者,“湖南產的假髮類產品、服裝是出口非洲的明星產品,同時,湖南的箱包、小農機等行業在非洲也具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和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

近年來,通過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高橋大市場吸引越來越多優質外貿企業集聚。來到湖南出口產品集聚區,只見集聚區內商品琳琅滿目,陶瓷、茶葉、服裝、鞋類、箱包、小五金、發製品、藤竹編、湘繡等各類湖南特色產品在這裏匯聚。目前,已有全省14個市州的2000多家生產廠商簽約入駐。“集聚區讓來湖南採購的全球採購商們有了全方位瞭解湖南特色產品及優勢產業的窗口,這也是本地企業最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出口基地。”中國安化黑茶國際館負責人熊建勳説,通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便利化政策和自貿試驗區紅利,減少了審批、税費以及若干現行法律法規限制,縮減了企業對外貿易的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本。記者瞭解到,湖南出口集聚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平台運行一年多來,已累計引進貿易企業522家,今年1月至8月實現出口額3.9億美元。

雨花區積極推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雨花區塊加快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扶植辦法》,引領高橋大市場不僅做強一般貿易,而且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傳統商貿“觸電”升級。示範區內引進湖南首箇中非直播電商孵化中心暨芒果公共直播基地,打造“湘品”“非品”快速傳播和新品發佈推廣窗口;舉辦或參加各種大型採購商對接會及展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撮合供採雙方,有效縮短了貿易距離。

易貨貿易紅火火

“易貨貿易”在高橋非洲在華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活起來了!不久前,首批5條來自南非的紅西柚貨櫃抵達上海洋山港並完成清關,這是湖南自貿區“易貨貿易”首筆試單,由南非Takela集團採購的紅西柚等貨物,交換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提供的建材、小商品等,雙方簽訂了400萬美元的易貨貿易合同。“南非紅西柚汁肉飽滿,在中國市場很受歡迎;南非Takela集團正在承接政府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對建材有強烈需求。雙方一拍即合。”湖南省對非易貨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高偉説。

“從2013年到2020年,國務院已分多批次批准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發佈的諸多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中明確支持‘探索開展中非易貨貿易’,湖南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自貿區雨花管委會負責人肖向東説,易貨貿易有如下利好――中非可互通有無,豐富貿易模式;企業擴展了新客户,開拓了新市場;企業節省了外匯支出,盤活了資產和資金。

“易貨貿易的試單成功,無疑是一份‘邀請函’,它告訴非洲朋友,即便‘兜裏沒錢’,也可以來湖南買買買。”肖向東表示。目前,長沙自貿試驗區雨花區塊已組建中非易貨貿易聯盟,正積極搭建易貨貿易數字化平台,擴大交易種類和貿易國家與地區,助力易貨貿易實現從“一對一”變為“一對多”“多對多”。

長沙市雨花區委書記劉素月介紹,9月下旬,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將在長沙啓幕。“屆時,消費者可在坦桑尼亞的寶石、咖啡,肯尼亞的堅果、紅茶,烏干達的芝麻、乳木果油等異國特產中自由選購併滿載而歸。”(經濟日報記者 劉 麟 謝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