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立國”瑞士為何也拒絕給俄羅斯代表團成員發放簽證?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綜合


美國拒絕向俄羅斯參加聯合國大會代表團的部分人員發放簽證,被解讀為美國依仗強大的整體實力和聯合國總部在美國的“便利條件”所實行的“霸權主義”。為此,俄羅斯發出了將聯合國搬出美國的“呼籲”,並將一份“聯合國第一委員會搬出美國”的提案遞交了聯合國。而日前,瑞士也拒絕向參加國際人權會議的俄羅斯代表團中克里米亞籍人員發放簽證。瑞士是個小國,而且是個“中立國”,自然沒有美國那樣的實力,那麼,又該如何解讀這起事件呢?顯然,用“霸權”來定性瑞士此舉“不合適”。

目前,聯合國機構主要分佈在三個地方。分別是美國的紐約,奧地利的維也納,瑞士的日內瓦。在今年9月份美國拒絕給俄羅斯代表團部分成員發放簽證後,惱羞成怒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呼籲將聯合國搬出美國,並擬定了一個將聯合國第一委員會搬到瑞士或奧地利的“提案”。那麼,瑞士現在也對俄羅斯拒簽了,作為回應,俄羅斯是不是也要“提議”將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遷出日內瓦呢?如果維也納再“拒籤”的話,聯合國到底該搬到哪裏去呢?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美國“拒籤”和瑞士“拒籤”的異同之處。二者的相同點是,一,都是在參加聯合國會議。二,都是與克里米亞問題有關。三,都是需要“落地簽證”的國家。四,都是“拒籤”部分人員。不同點是,美國拒籤的是已經被美國“制裁”的俄羅斯部分人員;瑞士拒籤的是俄羅斯代表團中的克里米亞籍人員。再直白的解讀就是,如果俄羅斯換一批未被美國製裁的人員,美國就沒有理由拒簽了。而在赴瑞士的俄羅斯代表團中,既使再換一撥人,但只要是克里米亞籍的人員,瑞士仍然會“拒籤”。


美國和瑞士拒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先來説説美國給出的理由。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亞公投入俄並被俄羅斯“接納”後,美國及歐盟國家隨即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制裁分兩個層面。一是對俄羅斯進行國家性質的制裁。二是對與克里米亞公投問題相關的俄羅斯個體人(自然人)進行制裁。對個人的制裁有兩個特徵。一是凍結這些人在美國的賬户和財產。二是拒絕這些人員“入境”。也就是説,這些俄羅斯人如果在美國沒有財產,且不去美國的話,美國的制裁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日前,聯合國主導的國際人權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舉行。俄羅斯也派出了代表團參加。其中就有俄羅斯選派的克里米亞籍代表。為此,烏克蘭表示反對,而瑞士也拒絕給這部分人發放簽證。瑞士給出的理由是: 克里米亞公投入俄並沒有被國際社會承認(目前只有屈指可數的四個國家承認),也就是説,在聯合國的相關文檔中,克里米亞仍然屬於烏克蘭。如果是由烏克蘭選派的話,瑞士沒有理由拒絕。而假如是克里米亞單獨組團來到人權會議上闡述自己觀點的話,作為“個體”性質,瑞士也可以“變通”給予簽證。所以,基於這個原則,瑞士不能為俄羅斯代表團中克里米亞籍人員提供“落地籤”。那麼,瑞士這樣做到底合不合理呢?

“落地籤”是一個國家的主權象徵。在目前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放棄”這項權力。儘管瑞士是個中立國,儘管聯合國的機構在瑞士。但顯然,瑞士並沒有放棄這些權力。如果從一個國家的安全角度來看待此事的話,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比如,球王馬拉多納就曾經因為吸毒而被一些國家拒絕入境。那麼,瑞士拒絕給俄羅斯選派的克里米亞籍人員簽證到底合理嗎?這其實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個人觀點,不管克里米亞原來是誰的?現在又是誰的?但總之,目前的聯合國文檔中仍然是烏克蘭的。而瑞士雖然是個“中立國”,但它也需要“照章辦事”。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俄羅斯不將克里米亞代表納入代表團,而是讓克里米亞自己組團去瑞士參加人權會議的話,瑞士就沒有理由拒簽了!因為,聯合國的人權會議有明確規定,那就是必須傾聽人權問題的“個體聲音”。那樣的話,即便是烏克蘭反對,瑞士也沒有理由拒發克里米亞人的簽證。可是,俄羅斯偏偏不這樣做,因為,俄羅斯要“證明”克里米亞就是它的。對於俄羅斯來説,那也許就是它的“底線”。當然,也許是俄羅斯人戰略博弈的“手腕”。比如在美國拒籤的問題上。俄羅斯當時完全可以換一批沒有被美國製裁的人員參加。但是,俄羅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俄羅斯當時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偏要和你美國“硬碰硬”。不過,美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所以才有了美國“拒籤”,俄羅斯提議“搬遷”的“較量”。不過,對於瑞士的“拒籤”行為,俄羅斯估計就不好再用“此招”了!因為,即便是聯合國搬出瑞士,其他國家接手的話,也同樣不能保證不出現這樣的“拒籤”情況。到底是“驢不走還是磨不轉”呢?這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