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一個腐敗的社會一般有哪些特徵呢?
古語有云,窺一斑可知全豹,處一隅能觀全局。此話,對於今天,對於別國,同樣適用。善做有心人,善於觀察現實,善於深入思考,便可掌握事物發展脈絡,未卜先知。
何為心中真理
1844年,尼采降臨人世。沒有人能預料到自己的未來,尼采也一樣。在普魯士的一個小村莊出生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會究其一生,去思考一些常人根本不會關注的問題。
也正因如此,尼采成為了備受後世爭議,影響無數人思考的著名哲學家。尼采五歲時,父親就因病去世,陪伴他長大的就只剩下了母親和妹妹。尼采的祖輩都是牧師,圍繞身邊的家人們也是無比虔誠的清教徒。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尼采,卻在若干年後説出"上帝已死"的話語,卻極力反對着基督教,實在令人費解。少年時期的尼采,就展現出了他驚人的音樂和文學天賦。
那些印於書本紙張上的學問只能使尼采感到枯燥無趣,他渴望擺脱這種孤獨,從自己的文學縱情中獲得快樂。畢業後的他,先後前往波恩大學和萊比錫大學求學,卻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真正追尋的。
他曲高和寡,卻又渴望得以回應。一心追求真理的尼采始終沒有停止思考,他在宗教、道德、哲學等領域都有着自己的獨特見解。
怎樣算是社會腐朽?
1868年,年僅24歲的尼采,就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古典語文學教授。這一階段他專攻古希臘語文獻與拉丁文文獻。這一研究成果,也為他今後傑出的學術造詣打下堅實基礎。
關於哲學層面,尼采進行了許多細緻而深刻的批判和討論。尼采此人,是對國家頗有微詞的。他十分反對標榜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觀,更尤為不滿普法戰爭時期呈現出的自大、德國至上的氣氛。
在作品《反基督》一書中,尼采曾提出自己的理想社會制度。他將社會階層分為最具精神力量的精英分子、意志性格堅強的人和最為平庸的大眾等三種階級,強調如果要建立一個理想社會,那麼這三大階級缺一不可。
而關於如何判斷"社會是否屬於腐朽狀態"這一問題,尼采也給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1882年,尼采的作品《快樂的科學》出版。
在書中,尼采總結出了四大腐敗社會共有的特徵,分別是:一、整體信仰失落,異端成見盛行;二、全體貪圖享樂,光陰徒流;三、習慣於腐朽黑暗並大加讚賞;四、暴君獨裁湧現。
整體信仰失落
尼采曾這樣詮釋:"成見是二等自由的思想。一個人一旦為成見所左右,就意味着他選擇了某種被他認可的固定模板。"成見一旦形成,很難輕易發生變化。成見是對事物的總體認識和印象,更體現着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整體信仰即民族信仰,是整個民族歷經無數歲月變遷的傳承與積澱。當社會上充斥着各類異端思想,當整個民族各行其是,失去共同的目標和願景,那這個民族就失去了凝聚力。
一個民族如果失去凝聚力,就難以集中全民族的力量去建設與發展。這樣一來,整個民族終將變為一盤散沙,等待這個民族的結局也只有走向滅亡。社會腐敗,由此順理成章。
全體貪圖享樂
虛度光陰,白白浪費人生的行為太過奢侈,更是對自己與他人的不尊重。而當整個社會的人,都開始貪圖享樂,無所事事,只會造成社會衰敗。細細想來,人人貪圖享樂的狀況並非會出現在社會生產力落後的背景下。
正與此相反,當生產力過於發達時,人們才會心生享樂與放縱之感。發達的生產力使得社會福利體系日趨完備,所有人都受到福利機制的廕庇,即使是混吃等死可以安穩度日,那社會上的貪圖享樂之風也就開始盛行。
一旦人人貪圖享樂,促使社會運轉的所有環節就會全部停工:官員們尸位素餐、無所作為;學生們不思進取、渾水摸魚;工人們遲到早退、消極怠工。由此,社會上的朝氣與希望被逐漸消磨,國家也就因此失去了發展的可能性。
習慣黑暗與腐朽
至於凸顯腐朽社會的第三個特徵,尼采是這樣總結的:安於腐朽、歌頌黑暗。
在尼采看來,處於腐敗時代的人們,對於腐敗墮落的容忍程度會高於在強盛時代。甚至,人們還能主動去包容衰落與懈怠。
人人都沉浸於腐朽,人人都不以為然,那民族信仰就將被所有人一道拉入泥潭。
人們在黑暗中困頓、掙扎,卻找不到出路,最後一步步被同化,成為當初自己最厭惡的人。他們掙扎哭喊,卻從沒想過要主動找尋出路。
暴君獨裁出沒
《快樂的科學》第一卷中,這樣詮釋第四點特徵:腐敗達到極點,引發局面混亂,必有凱撒式的獨裁暴君出現,一整局面。的確如此,我們必須承認,暴虐的統治者從來不是橫空出現的。
當社會逐步陷落,當人們無力掙扎,人們便不再着眼於未來,只求當下能安穩存活。如此一來,人們只能麻木着,被動着,等待舊社會的徹底毀滅,等待新社會秩序得以建立。 實際上,此階段出現的暴君並非只有一個。
當混亂來臨、利益至上,無數隱藏的"王者"便會脱穎而出。一山不容二虎,迎接他們的只有無休止的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專制統治權,激烈血腥的鬥爭會接連展開,直到所有人都精疲力盡。
顯而易見,能站到最後的王者必有雷霆手段,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凱撒式的暴君。暴君穩定亂局,便有無數人跟在其身後諂媚奉承,阿諛討好。由此可見,細細品味尼采提出的四大社會腐敗具有的特徵,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如今,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此為鑑。當今,我們必須意識到共同信仰對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唯有全體民眾擁護相同的意識觀念與道德品質,才能使一個民族煥發生機與活力,才能推動一個民族進步與發展。
自然,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更應該居安思危,不沉湎於過往的榮譽和眼前的享樂,為了將來而奮鬥。如此,才能避免我們的社會淪為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