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在中國,好萊塢面臨27年來最大挑戰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6月22日文章,原題:疫情後好萊塢與中國關係的未來  隨着美中關係跌入幾十年來的低點,好萊塢和“中國塢”被困在中間。過去40年來,好萊塢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在競爭和合作中交替變化。上世紀90年代,好萊塢在中國電影市場上處於接近壟斷的地位,導致中國國產電影行業出現危機。但到本世紀最初幾年,中國利用好萊塢資源實現其電影行業的現代化。2017年中期,雙方的夥伴關係進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中國資本逆勢流入美國,收購好萊塢電影公司股份,合拍片數量創下新高。在當年上半年引進中國市場的好萊塢電影中,有25%接受了中國資本投資。

但2017年也標誌着雙方關係的轉折點。隨着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以及共和黨政客激烈批評好萊塢向北京“磕頭”,好萊塢電影和中美合拍片成為政治犧牲品。疫情進一步重創美中關係。

除了政治因素,中國觀眾的口味也發生了變化。2020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票房市場。如今進口影片僅佔中國電影票房的約1/6。

好萊塢正面臨自1994年進入中國以來的最大挑戰。中國觀眾不再像20多年前那樣痴迷好萊塢大片,而是越來越青睞國產影片。中國不斷上升的國際地位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成功遏制疫情和經濟迅速復甦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

象徵着美國生活方式的好萊塢影片在中國的地位與美國“山巔之城”和“燈塔”的地位息息相關。美國未能控制國內疫情令中國觀眾大失所望,粉碎了以往對美國的好感。他們對美國文化和價值觀的着迷也已消退。

好萊塢與中國關係的未來將走向何方?好萊塢或許仍將在中國佔據一席之地。主要原因在於電影行業本質上是以市場為根基、以利潤為導向的。政治因素可能只是暫時的,市場邏輯終將佔據上風併成為維繫好萊塢與中國關係的根基。好萊塢影片的特效和娛樂價值也為辛勤工作的中國觀眾提供了視覺享受和情緒宣泄。(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副教授温蒂·蘇,丁雨晴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79 字。

轉載請註明: 澳媒:在中國,好萊塢面臨27年來最大挑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