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遷象羣何時“回家”?專家:大約在冬季

北遷象羣和獨象均持續小範圍迂迴活動

獨象持續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鄉活動

北遷象羣何時“回家”?專家:大約在冬季

6月13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北遷亞洲象羣安全防範工作省級指揮部獲悉,自6月12日17時30分至6月13日18時,象羣持續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小範圍迂迴活動。

獨象離羣8天,位於象羣東北方向,持續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鄉活動,距離約16公里。人象平安。

監測顯示,6月12日19時25分象羣從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南山西南方向下山進食;6月13日凌晨3時11分左右開始返回南山山頂,截至15時,羣象位於南山山頂附近休息睡覺。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野生亞洲象搜尋監測任務分隊5人持續監測。

省級指揮部組織專家研判象羣遷移路線,指導現場指揮部科學使用引導方式、認真落實助遷措施,確保人象安全。

易門縣、晉寧區、安寧市現場指揮部當日共投入應急處置人員及警力319人,出動渣土車439輛、工程車47輛、應急車輛181輛、無人機18架,疏散羣眾916户3548人,投餵象食1噸補充亞洲象食源供給。

象羣為何停止北上?

人為向西、向南引導避開人口密集區域

從6月5日離開昆明晉寧進入玉溪易門後,“短鼻家族”已經在易門停留了一週。

根據監測,6月13日白天,象羣依然停留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彝族鄉南山村附近的山林中。

象羣為何到了易門之後停止北上,並且停留時間超過了一週?

雲南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進行了進一步解答。

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彝族鄉南山村,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看到,象羣停留的山林中,生態植被大多以灌木為主,並不特別符合大象的習性。那麼大象為何來到了這裏並且停留下來?

“不是大象停止了北上,是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引導象羣往西、往南移動。”雲南大學生物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説,監測人員每天通過觀測,研究象羣行為的變化,發現在環境不適宜的時候,象羣的移動速度就會加快。“前段時間過了元江進入石屏之後,因為樹木遮擋少、雨季沒到食物也不充足,象羣就跑得很快,以每天十幾二十公里的速度前進,進入了峨山。”

在象羣進入了晉寧雙河鄉之後,就採取了用大型車輛、機械設置障礙攔截,用食物進行引導等一系列處置措施,將大象向西、向南引導至了易門,避開人口密集區域。

大象為何停留在易門近一週?

雨天移動慢還在等離羣公象“歸隊”

6月5日,象羣進入易門後,已經停留了一週的時間。比起此前日行十餘公里的速度,可以説是相當“悠閒”了——白天在山林休息,夜晚出來活動、覓食。

陳明勇分析,象羣在易門停留時間較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天氣。

“降雨會對大象移動速度會產生一定影響。雨水進入眼睛會導致行動不便,此外坡面泥濘濕滑,也導致了大象容易摔跤。”

此外,專家組判斷象羣有可能是在等待離羣的公象“歸隊”,匯合之後會迅速離開。“象羣和離羣公象之間會有聲音交流。”陳明勇介紹,6月11日和12日兩天,監測人員同步監測到了離羣公象和象羣領頭母象的叫聲。離羣公象收到“信號”後,正在逐步往象羣的方向靠近。目前,雙方的距離已經從18公里縮短至14公里。

下一步會往哪走?

希望引導象羣經玉溪新平返回普洱

下一步象羣將去往何處?

“我們初步給它們規劃了一條路線,引導象羣從玉溪新平進入普洱墨江,最終返回西雙版納。”陳明勇説,進入雨季後,大象的食物很豐富了,食物的誘導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在吃了大量的植物後,大象也需要補充鹽分來消化植物纖維。“這一帶幾乎沒有含有鹽分的礦物質水塘,因此在引導策略上,也開始採取投餵一些含有礦物質鹽分的水源進行引導。”

“最好的情況就是希望它們能夠找回原來的路,或者重新發現一條道路往回走。”陳明勇説,在下一步的處置中,在保證人員和亞洲象都不受到傷害的前提下,指揮部將繼續採取攔截、投食引導等措施,繼續控制象羣不東進、不北上進入人口密集區域,繼續引導象羣往西、往南移動。

但是,目前“回家”所需要的時間還無法研判。陳明勇表示,由於“回家”路上,需要翻越紅河、哀牢山、無量山等一系列天然屏障,雨季來臨後紅河水漲,幾個月的小象要過河風險很大。再加上夏季食物比秋冬季節豐富,因此指揮部研判,短時間內象羣暫時無法回到普洱或西雙版納,“短鼻家族”的回家時間,最樂觀預判也要“大約在冬季”了。

(原標題:北遷象羣何時“回家”?專家:大約在冬季)

來源:環球網 春城晚報

流程編輯:TF01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8 字。

轉載請註明: 北遷象羣何時“回家”?專家:大約在冬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