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聚焦“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國家衞健委在昨天的例行發佈會上透露,自1999年以來,我國盲發生率下降近4成。
國家衞健委表示,目前,我國眼科醫生數量已由2003年的1.9萬增加到4.48萬,每5萬人中有1.6個眼科醫生,2014年就已超過世界衞生組織對小康水平國家的要求;全國90%—95%的縣級醫院都建立了獨立眼科機構,且設施配備已超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對我國9省的抽樣調查發現,自1999年以來,我國盲和視覺殘障的發生率分別下降37.8%和15.4%。
隨着經濟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我國人口結構的改變,致盲性眼病疾病譜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主要致盲性眼病已由過去的感染性眼病轉變為代謝性和年齡相關性非傳染性眼病。
截至2019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2538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8.1%,並且老齡人口仍在不斷增多。老年人數量的增加意味着年齡相關性眼病的患者數量在不斷增加,包括屈光不正和白內障,而這兩類眼病正是我國的主要眼病負擔。
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 王寧利: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的分佈、分級診療,把眼病防治技術下沉、關口前移是下一步規劃的主要內容。
國家衞健委在昨天的發佈會上還透露,國家衞健委、國務院扶貧辦共同發起的“光明扶貧工程”今年將在全國22個省份的貧困地區再免費救治10萬名白內障患者,
力爭達到救治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户患者30萬人的目標,將進一步加大與三區三州的工作對接,優先保障未脱貧的52個縣的幫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