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作為一個寶媽,我經常會覺得兒子小東跟他爸之間的關係令人迷惑,兩父子閒下來時不是追追打打,就是互相撓癢,有時候還會吵嘴。雖然我也會不時跟兒子打鬧,不過這種打鬧的方式卻大不一樣。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我一直挺好奇,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直到後來有一天,我看到一件事情,才終於瞭解。

1、母愛能讓孩子獲得滿足,而父愛則給孩子方向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父子間的語言跟母子間有所區別,根據美國行為學家的研究,父子在打鬧時會有一定身體接觸,這種接觸造成了兩父子間的深層次交流。兩父子的溝通讓小男孩以父親為榜樣,即在孩子的眼中,父親就是他將來要成為的人。

而母親則不同,母親的愛是温柔和細膩的,所以男孩能夠在母愛中獲得温暖和滿足;而父親的愛是粗獷的、是理性的,孩子可以在其中找到未來的方向,找到一個類似於父親的未來的自己。

2、幼兒期的男孩需要依戀母親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眾所周知,過度的愛對於孩子來説並不是一件好事,過度的母愛會造成一種生長停滯,小男孩會成為媽寶男,永遠停在當年那個單純的年紀。

這其實就是媽媽們過度的愛造成的,當然,不否定的是,幼兒期的男孩是需要母親的,可是過度的母愛又確實會讓他們誤入歧途。於是,唯一的解決的辦法在父親那裏。

“我喜歡爸爸舉高高,可以讓我看得很遠!”上幼兒園的小明如是説。

父親的愛正好可以消退那些過度的母愛,讓孩子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上來,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兒童教育學家強調父愛和母愛的原因。

3、兒童期的男孩需要自制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有一位英國的著名教育學家説:“要想跟兒子打成一片,一定要學會摔跤。”

這裏的“打成一片”,恐怕是真的打打鬧鬧成為“一片”。在和父親的打鬧中,男孩子可以體會到規則、體會到力量和其他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記得很深的一次是,在很久以前,我的兒子小東在跟他的父親打鬧時,可能是小東不想鬧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突然就狠狠地踹了他父親一腳。不過令我驚訝的是,我的丈夫並沒有發脾氣,而是平靜地教育小東,他説:“你把爸爸打傷了,爸爸以後就不能陪你玩了……”然後他就開始教育小東不要隨意打別人等等,令我意外的是,小東居然頻頻點頭。

從那時候開始,小東小朋友就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行為,我一度覺得不可思議。

4、青春期的男孩需要道德的約束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男孩子們終於成長到了青春期,作為父母,我們也是時候教育他們一些關於青春期的注意事項了。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首先,青春期對孩子的教育必須是父母同時完成的,有一種黑白配的感覺。要讓孩子感受到夫妻兩個的真誠;其次,教育的內容,要從生理到心理最後到精神。

父親是理性的,父親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從容地理性起來,完成自己的道德蜕變,完成自己的成年人之路;而母親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温暖懷抱的母親極有可能得到孩子的反感,所以此時,父親的作用又出來了,應該讓孩子意識到母親的“愛”。

父母教育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不過如果能夠講究方法和感情,那肯定能夠事半功倍。你家孩子缺少安全感和價值感嗎?快來學習進階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0 字。

轉載請註明: 家庭教育:安全感來自母親,價值感來自父親!孩子會擁有幸福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