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圖文無關
6月起,河南鄭州各街道辦事處分別出台商品房契税補貼政策,在規定時間內可以享受5%-20%的契税優惠。雖説與房款比起來,這點優惠並不算高,但至少也是政府的一項惠民舉措,然而這一惠民政策卻在實施過程中“變味”了——
據央廣網報道,因為大量市民排隊,現場繳税被改為預約登記,讓回家等電話,並且承諾以預約登記時間享受補貼。但一個月過去了,當業主繳税時卻發現,當時承諾的補貼已經取消,預約的時間也不作數了,政府承諾變成了空歡喜一場。
與此同時,當地税務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收税,補貼的事兒找街道辦;而街道辦卻説,他們只看繳税日期,其餘的一概不承諾,按“預約登記時間算”這個口徑他們不清楚。
從回應來看,税務部門和街道辦都認為自己沒有錯。一個説“我們只收税,不管退税”;一個説“我們只看繳費日期,截止到7月20日”。辦事部門都説沒有錯,難道購房人錯了?
可購房人也是根據要求,老老實實地預約、繳税,並且手裏還拿着税務部門蓋章的預約繳費回執,何錯之有?從報道可見,受“扯皮”影響無法享受契税補貼的市民還不是個別人。
實際上,這是一個完全可以避免的問題。如果税收部門與街道辦事先協調一致、密切合作,比如一個大廳裏辦理繳税與補貼,或者打通信息壁壘網上辦理,完全可以讓惠民政策真正惠民,避免推諉扯皮影響政府信譽和形象。換句話説,出現這種局面,購房人是無辜的,主要原因在於税收部門與街道辦事前不協調,事中不溝通,事後不作為。
在辦事大廳排隊人多、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現場繳税被改為預約登記,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税收部門與街道辦各自為政,税收部門只管收税,街道辦只管補貼,而實際上繳税與補貼關係密切,購房繳税是補貼的前提,而補貼是鼓勵市民購房繳税。如今,惠民政策變成“扯皮政策”,有關方面的承諾也變成“空頭支票”,令人遺憾。
在這起事件中,手裏拿着預約登記回執的購房人,因為該享受的税收優惠沒有享受到,顯然失望、費解、很受傷。從這種情緒延伸出去,還會影響購房人的信心以及有關部門的信譽。今後,無論是繼續實施契税補貼政策還是其他優惠措施,恐怕市民都要打個問號。
其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很多事情不確定性增加,出現個別辦事流程銜接不暢並非不可理解,但有了問題就要想辦法去處理,從羣眾利益出發去解決。此番,當地就有街道辦延長了補貼日期至8月30日。通過時間的緩衝讓市民、辦事各方都更加從容。這其中,一個基本點就是,儘可能別讓市民來承受辦事效率下降造成的損失。
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更是一種服務理念的“更新”。這一惠民政策的初衷是通過讓利來激發市場活力,倘若缺失了誠信,會適得其反,在市場上造成某種程度的混亂。這也提示有關部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考慮問題需要更周到,多留有餘量。各部門多一些信息互通、相互銜接,用信息高速公路來代替民眾的來往奔波,這本就是疫情期間的一種“新常態”。積極適應這種變化,才能兼顧好疫情防控和市場復甦。
總而言之,這一事件不能以購房人“空歡喜”收尾,當地有關部門還需多些自覺和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