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包奶奶育兒經”
如今晚婚已經成了一種潮流,晚育也是這種趨勢下的產物。
依靠發達的醫療技術,人工受孕、試管嬰兒幫助很多並不是最佳育齡的人,實現了為人父母的夢想,但科技並不是萬能的,巨大的年齡差就是一道坎!
面對外人的奚落打趣,父母還能用孩子來寬慰自己,可孩子在聽到這些時,卻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全靠自我消化。
兒子和媽被醫生認成祖孫倆,娃長大後才明白:老來得子有錢也不行
鄰居老張夫婦家境優渥,有個18歲的兒子正在讀高中,長得高高大大的,學習也很好,見了街坊鄰居都會喊一聲,十分有禮貌,對於這個兒子,老張是即愧疚又疼愛。
和其他家庭不同,老張的兒子是真正意義上的“老來得子”,妻子在52歲時,才生下這個孩子,當時關於“要還是不要”這個問題,老張夫婦翻來覆去琢磨了好久,在做好完全的準備後,還是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好在孩子出生後很健康,眼瞅就要考大學了,早就盼着兒子能快點長大的老倆口想着,終於能鬆口氣了,但天公不作美,這個時候老張卻病了。
老張在家裏突然暈倒,被救護車拉走的時候,兒子還在學校裏上課,被老師通知後,連書包都沒來得及收拾,就一路狂奔趕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後,説老張沒有大事兒,只不過是人老了身體機能衰退罷了,但也需要住院觀察治療,懂事的兒子一直跟着母親,在醫院裏跑上跑下。
這天,醫生又開了個但單子叫家屬去繳費,母親剛想伸出手去拿,卻被醫生阻止了:“你這麼大歲數,幹嘛去做這些事情,摔倒了不是更麻煩,讓你孫子去不就好了!”
説着,醫生就把單子遞給了一旁的男孩,母親剛想出聲反駁,卻看見兒子低着頭看她,並衝她搖頭示意算了,她讀懂了兒子的意思,也就沒作聲。
妻子回到病房後,把這一切都用故作輕鬆的語氣,講給了老張聽,早已習慣了的夫妻倆,一開始還互相開玩笑,但最後想到年幼的兒子,卻誰也笑不出來了。
一場病給所有“老父母”敲響了警鐘,老來得子,準備得再充分也不行
對於這個孩子的到來,老張其實是做過準備的,這場病讓老張覺得,是時候把這些交給兒子了。
老張將兒子叫到牀前,遞給他一沓本子,最上面是本相冊,兒子翻開後發現,自己從小到大幾乎所有有意義的瞬間,都在這裏面了:滿月照、週歲照、第一次會走路、第一天上學、第一次拿獎狀……
而這些照片背後都是一張張銀行卡,父母還用筆在上邊做了批註:上大學用的、結婚娶媳婦用的、生孩子用的、買車用的、應急用的……
相冊下邊是一個房本和一份保單,看到這兒子已經明白父母的用意了,但他還是用略帶哭腔的聲音,質問父親:“你給我這些幹嗎!”
老張強忍着情緒,儘量平靜地對兒子説:
“爸爸媽媽生你的時候,歲數就很大了,所以現在你長大了我們老了,爸爸不知道下次躺在病牀上還能不能起來,但你要接受這樣的現實,如果哪天爸媽都不在了,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但老張不知道的是,兒子在和同學傾訴時,是這樣説的:父母給我的安全感是再多錢都替代不了的,我好怕有一天,爸媽就突然不在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雖然説老來得子是一大喜事,但對於孩子來説,父母過早地離去是一輩子的傷。
所以那些有晚婚晚育打算的夫妻們,請一定要再三考慮,在高齡生下寶寶後,一定要做到這幾點:
1)要提前準備好孩子日後的花銷
2)自己也要多注意身體,多陪孩子幾年
3)與時俱進地去更新自己的思想,時常和孩子溝通
一聲“爸媽”不好應,為人父母請務必負責!
留言板話題:你身邊有老來得子的例子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