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孝不孝順,跟小時候這幾個舉動有關,佔一個就得當心了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綜合

老人晚年幸福不幸福,跟孩子是否孝順有很大的關係。孩子孝順,哪怕過得清貧一些,內心也是很舒服的,反之,

孩子不孝順,就算再有錢,日子過得也無趣。

然而孩子一旦長大成人,就不是父母能作主的了,所以是否孝順,全憑他們的本心。事實上,孝順這件事,也不併總是要等到父母老了才能看出來,

而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足夠看出端倪。

老家有個陳爺爺,家境殷實,只有一個獨子,今年40歲,已經結婚生子。

陳爺爺一個人住在農村,兒子一家則住在不遠的縣城裏。

按理説,不到二十分鐘車程的距離,陳爺爺應該能經常看到兒孫才對,可實際上呢?他們一年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多集中在春節走親戚的時候。

周邊的人都知道陳爺爺跟他兒子關係不好,有的説是陳爺爺自己作的,有的則批評陳爺爺的兒子不孝順。

但在一些明事理的長輩看來,這一切卻都是註定的,因為陳爺爺這個兒子,打小就不聽父母的話,十歲那年,

甚至拿着菜刀指着自己的父親,眼看就要動手。

兒子跋扈到這個份上,做父母的卻無能力管教,所以當時就有人感嘆,説陳爺爺兩口子老了後一定會晚景淒涼。

果不其然,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一切皆已應驗,陳爺爺的老伴走得早,倒還沒遭受多少心理罪,陳爺爺就不一樣了,

拖着一副老邁的病體過得那叫一個生不如死。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就充分説明了有些孩子孝順不孝順,是很早便能看出來的,這其實並不奇怪。

因為一個人成年後做出的大部分決定,都能溯因到童年時期。所以

想知道自己的孩子以後是否孝順,就可以觀察他小時候的舉動來做出判斷,

一旦出現某些不好的苗頭,則應立刻介入,以免自己老了悲劇上演。

孩子有這幾個舉動,長大後多半不孝順,父母要當心

1.經常跟父母頂嘴

如果發現孩子老是跟你頂嘴,哪怕是半開玩笑性質的,都要多留一個心眼。因為這説明你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並不高。

只不過孩子現在沒有獨立的能力

,仍需要百分之百地依靠你,他才沒有表現得很叛逆,一旦等到他長大成人,就不會把父母當回事了。到那個時候還指望孩子孝順,簡直就是痴人説夢。

2.過於自私

人都是自私的,這是刻在基因裏的,不是有本書叫做《自私的基因》嘛。但那本書裏也同樣提到人會有一種“利他”的本能,也即無條件地幫助他人。

利他本能越強的孩子,長大後就越孝順,

因為他對陌生人尚且願意施以幫手,何況自己的親生父母呢?

而利他本能弱,甚至極度自私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太可能對父母有多好了,因為他做任何事都會首先考慮到自己,一旦父母的需求與自己的利益有悖,就可能讓他打退堂鼓。

3.喜歡推卸責任

還有一種舉動也值得父母關注,那就是孩子總喜歡把本來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卸掉。比如明明是他把垃圾打翻了,他卻説是其他人,或者説是小貓小狗。

養育父母也是一種責任,

如果孩子總喜歡推卸責任,那指不定他也會把養育父母這份責任也給推卸掉。

以上這些,只要孩子佔了一個,你就得特別注意了,一定要趁着他還小的時候編排過來。否則等孩子越長越大,再去管教便來不及了。

想讓孩子更孝順,小時候應該這樣培養

1、培養分享意識

一是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讓他知道分享是一種美德。比如家裏有多餘的玩具,就鼓勵孩子把它們送給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捐出去。

哪怕分享的物品不值多少錢,

孩子的品德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

一旦養成了樂於分享的意識,長大後自然就更願意孝順父母了,因為孝順本質上也是一種分享。

2、培養責任心

第二個要注意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當孩子不小心犯錯時,一定要抓住機會讓他認錯,並儘量提供條件,讓他用自己的能力來善後。

比如孩子把垃圾桶打翻了,就讓他自己把垃圾掃回去。

這樣能讓孩子更具責任心,長大後也會更願意承擔起撫養父母的責任。

雖然在今天這個社會,提“養兒防老”有些過時了,但有一個孝順的子女,哪怕對方不提供經濟上的幫扶,也是能讓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升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從小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以最大可能地保證他們以後能夠對自己孝順,這樣不但子女名聲好,自己也能過個幸福安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