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7個小時連續作業,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完成E13管節的沉放對接 費高翔 攝
中新網廣州10月17日電 (蔡敏婕 嶽路建)廣東省交通集團16日發佈消息稱,經過27個小時的連續作業,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13管節完成沉放對接。至此,沉管隧道累計完成15個管節沉放對接,長度達2351.5米。
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8公里,沉管段長約5公里,採用國內首次應用、國際首次大規模應用的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形式,由32節管節和1個最終接頭組成。
此次沉放的E13管節為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其沉放位置水文地質條件複雜,通航密度高,隧道基槽回淤風險大。
受冷空氣和“獅子山”颱風外圍雲系的影響,珠江流域出現了持續性強降雨、強風等天氣。為把握浮運沉放作業窗口期,建設團隊與廣東海事部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單位溝通聯動,實時掌握颱風動態及氣象海流數據,協調供料進場,運用自主創新的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對基牀進行整平,為沉管對接奠定基礎。
“獅子山”剛走,第18號颱風“圓規”又接力來襲。因項目海上施工區域位於“圓規”的7級風圈內,考慮到秋季颱風強度、路徑複雜多變,深中通道啓動防颱Ⅱ級應急響應,有序組織安排人員、船機撤離、設備加固,全線排查排水系統、臨時用電系統等,並加強隧址處回淤監測預報,減少基槽回淤和邊坡沖刷落淤風險。鑑於項目專用船舶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工程師還舉行多次專用船機裝備保障會議,制定專項方案。
颱風過境後,項目立即對施工現場及船舶設備進行全面復工檢查,安排潛水員對已安裝沉管對接端進行水下摸探檢查,確保現場滿足安全復工條件,為E13管節浮運安裝做好準備。
10月15日3時50分,世界首制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提帶E13管節劈浪啓航。受弱冷空氣補充影響,一體船一路逆流、頂風、頂浪前行,途中還伴有陣雨和階段性能見度低於5公里的輕霧。
經7次航道轉換,一體船於15日19時10分抵達沉放水域。10月16日6時50分,通過繫泊、沉放、拉合及水力壓接等工序,E13管節與E12管節完成對接。16日21時,經貫通測量確定,對接偏差均在50毫米內,滿足驗收評定標準。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穩步推進。橋樑工程方面,主橋樁基、承台已全部完成,伶仃洋大橋已轉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