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石冰冰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達
對於1988年之前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來説,跨國公司總部尚未在這裏聚集,全世界70%的鮮花也沒有在這裏流轉,機場周邊仍以農田為主。1988年後,經過系統性規劃建設的史基浦航空城,如今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
年均旅客吞吐量超過6300萬人次、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航班降落或離開、500多家跨國公司總部在這裏聚集、臨空經濟區內形成八大產業集羣——這裏已成為阿姆斯特丹乃至荷蘭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機場帶來的人口流量和產業遷移,正為城市乃至區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驅動力,並且日益成為區域競爭的新賽道。近日,山東首座4F級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已正式投入運營,它無疑將為青島城市能級的躍升增添重要砝碼。
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在臨空經濟的發展上取得了成功的經驗,通過對國外典型航空城發展經驗的剖析,可以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建設提供借鑑,在這些先行者的腳步中,我們也將一窺膠東國際機場未來的模樣。
精準定位,打造競爭優勢
如今,機場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交通基礎設施。以機場為圓心的關聯產業,依據對機場的依賴程度形成圈層空間佈局,建設航空城發展臨空經濟,已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其中,區域定位是航空城發展的重要前提,它關係到整個航空城的發展未來,以及所能達到的目標。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航空城,是世界上第一個經過系統性規劃建設的航空城,它向全球推廣了“航空城”理念。
對於史基浦航空城來説,如今的成績離不開荷蘭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進行的規劃和定位。1988年荷蘭政府制定的《國家規劃與發展報告(第4版)》中,明確了史基浦機場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中心地位,它的戰略目標是成為歐洲配送中心、荷蘭物流集散地。
在史基浦航空城規劃建設之前,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僅為1200萬人次,貨運量為85萬噸,機場沿線的產業佈局以農業為主,機場的產業吸附能力弱,經濟特徵並不明顯。隨着機場的擴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能力不斷上升,與之相對應的航空運輸服務業、物流業等都得到較快的發展,物流園區、商業園區和產業園區日趨完善。
如今,國家戰略定位引領下的史基浦航空城,已成為“歐洲商業界的神經中樞”,這裏聚集了2000多家國際公司,500多家跨國公司的總部,還形成了物流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時裝產業、信息技術與高科技產業等八大產業集羣,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此匯聚。
縱觀全球航空城,每個航空城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發展經驗,但精準的區域定位是航空城打造競爭優勢的重要前提。
韓國仁川航空城通過建立發達國家水平的企業活動環境,引進大量的外資企業,利用海空聯運優勢,成為了國際物流中心、國際商務中心;迪拜世界中心航空城,依託特色自由貿易區的優勢資源,充分發揮了臨空經濟區的空港聯動性,成為洲際配置資源的中心;美國孟菲斯國際機場,利用地處紐約、芝加哥、邁阿密等城市中間的優越位置和交通便利優勢發展航空貨運中轉,如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貨運機場。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定位是“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東北亞國際樞紐機場。
青島地處東北亞戰略要地、坐擁諸多優勢資源,膠東國際機場位於國內航線網絡和東北亞航線網絡的中樞節點區域,作為內陸城市與東北亞及其他地區進出中國的“空中便捷通道”,未來膠東國際機場將成為面向日韓地區門户機場、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綜合樞紐。
產城融合,城市與航空城相輔相成
當機場打破了傳統意義上航班起降場所的理念,它便長出萬千生機,帶動整個區域或城市經濟實現螺旋式上升。
對於機場來説,真正融入一個城市,產城融合發展是關鍵。“臨空經濟的發展絕不是一個空港,而是以港促產、以港建城、以產興城、以城聚人”,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表示。
以美國亞特蘭大航空城的發展路徑為例。亞特蘭大是傳統工業城市,城市商業功能較弱,但航空城抓住機場客流70%為中轉客流的樞紐優勢,重點發展會議會展、商務辦公和旅遊服務業,打造了國際會展中心、高端酒店、購物中心等功能業態為眾多工業製造商服務,成為亞特蘭大城市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彌補作為傳統工業城市的功能缺陷,崛起成為新興工商業城市。
從韓國仁川航空城的發展中,我們能看到通過產城融合、聯動首都經濟圈,迅速實現城市地位提升的先進經驗。
韓國依託仁川航空城建立了經濟自由區,由松島、永宗島、青羅3個區域形成了“金三角”,十幾年的時間裏,仁川經濟自由區主要通過三件事完成了蜕變:
一是導入松島科技園、設置永宗醫學中心、自由貿易區等多種功能業態,高科技、保税物流、自貿、醫療健康、旅遊、商務辦公等功能綜合發展;二是構築與首爾的緊密聯繫的一體化交通運輸網,建設機場鐵路、跨海大橋、高速鐵路等立體交通網絡;三是各項服務配套完善,產城融合發展,機場新市鎮、金融會議服務平台等配套完備,將生態智慧的信息技術等產業功能融入城市,將松島新城打造成智慧城市。
如今,仁川經濟自由區已成為韓國服務產業的核心城市,從過去的航空、物流樞紐成長為新的韓國經濟增長極。
膠東國際機場,值得期待
透過世界先進航空城看產業佈局、看經濟發展、看政府的運作,史基浦航空城、亞特蘭大航空城、仁川經濟自由區等都有着寶貴的借鑑意義和標杆價值。儘管目前膠東國際機場剛剛正式運營,但是在臨空經濟的賽道上,青島已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機場做大做強的顯著標志,首先是“量”的提升。從史基浦航空城的發展歷程來看,藉助機場擴建的契機,實現了旅客和貨郵吞吐量的上升。伴隨着旅客和貨郵吞吐量的提升,機場產業吸附能力和臨空經濟增長極不斷顯現,機場周邊區域產業類型,也逐步由第一產業、航空運輸服務業轉向航空物流業、航空維修業,再到高科技研發產業、總部經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膠東國際機場的正式運營,無疑將為膠東臨空經濟區乃至青島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對外開放提供重要契機。
根據規劃,到2025年,膠東國際機場一期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可以預見,隨着旅客和貨郵吞吐量的上升,膠東國際機場產業的吸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機場經濟逐步形成產業集羣。
目前,航空物流產業已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以來,膠州市新簽約物流項目22個,總投資31億元;新開工物流項目10個,總投資47億元。截至目前,膠州市註冊物流企業2000餘家,已運營重點倉儲企業22家,倉儲總面積約17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亞洲一號”青島智慧物流項目、中國外運(上合)智慧物流園、新加坡豐樹(上合)物流園等國內外知名物流巨頭紛紛落地膠州。
據悉,膠東臨空經濟區聚焦航空保障、航空物流、航空維修製造等三大航空服務業,高端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科創研發等四大臨空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會展商務、金融貿易、文化旅遊、健康醫療等四大臨空現代服務業,着力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
未來,與航空相關的產業必將在膠州集聚、紮根,在臨空經濟支撐條件穩定、形成科學的產業圈層佈局後,整個膠東臨空經濟區的內生動力將會源源不斷地湧現。
一個機場對於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的發展有着向陽的驅動力,作為交通大樞紐的膠東國際機場,利好不止於青島,整個膠東經濟圈也將迎來重大發展契機。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處於山東半島“日照—威海—濰坊”T型結構的中心位置,伴隨着膠東國際機場的啓用,膠東五市的聯繫將進一步緊密,這也將更好地發揮青島在膠東經濟圈中的龍頭帶動作用,以機場為支點撬動青島城市能級躍升,為膠東經濟圈乃至山東半島城市羣發展蓄力新勢能。
膠東國際機場的未來,值得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