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⑯】
孫長松,不輕鬆。
他的壓力,來自“頭頂上”的9條道路、4條鐵路和各路燃氣管線、高壓電塔……不獨如此,還要確保眼前這個5層樓高、150米長、4300噸重的龐然大物,從北京城的地下打洞穿過,不差毫釐。
這個臉長得像京劇臉譜的龐然大物,名字叫“京華號”盾構機。此刻,它正在北京東六環地下20多米處掘進呢。
作為它的“管家”——中鐵十四局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盾構經理,孫長松負責整個盾構施工管理工作。在榮升“管家”之前,他曾駕駛過兩台盾構機,不過,全是進口的。
而“京華號”,卻是貨真價實的中國貨!
王虎然是孫長松的徒弟,14個月裏,他開着“京華號”,穿越京哈鐵路、北京地鐵6號線、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風險點,那叫那個“嗨”啊——一路向前,4.7公里,地層沉降始終不超過3毫米!“我師傅總是跟我念叨,説40年前,3.3公里的南疆鐵路隧道,動用了近4000人、耗時5年,才用鋼釺、鐵錘、風槍生生鑿了出來!”王虎然感嘆自己生正逢時。
談到往昔,孫長松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以前用進口盾構機,維修保養很麻煩。進口一個零件經常要一個月,而且很貴。想要設計圖,對方不給。外國工程師維修時,不許我們靠近。”説起今朝,他揚眉吐氣:“我們再不用受制於人了,國產盾構機的產銷量已居世界第一,出口到了歐洲。”
其實,過去十年,讓我們揚眉吐氣的,何止一個盾構機!你瞧,一大批“國之重器”閃亮登場:神舟十四號飛船、長征五號火箭、中國空間站……
就在孫長松、王虎然“遁地”的同時,航天員陳冬、劉洋剛剛完成一次太空行走;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宮”,正在等待那個叫“夢天”的“大傢伙”到來;而在上海黃浦江畔,大型客機C919拔地而起直衝雲霄;在青藏高原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的“大網”正凝神屏息捕捉宇宙射線。
這哪裏算完:向南,福建福清,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一台可滿足一箇中型城市一年的用電需求;向北,冰城哈爾濱,不怕冷的高寒版“復興號”動車組,能夠在零下40攝氏度風馳電掣……
大國需有重器!它代表一個國家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它為科研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藉助“中國天眼”,我們已經發現660餘顆從未見過的脈衝星。有了這些新的宇宙研究樣本,科學家們正努力實現天文、物理等領域的重大突破。而藉助散裂中子源這個“超級顯微鏡”,我們可以“看見”物質的微觀結構,研製超級鋼、量子材料等。
它不僅是科學家的“好幫手”,也為產業騰飛裝上“翅膀”。
且看一組數據: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近20萬人,這是參與大飛機研究製造的羣體。他們解決了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綜合航電、鈦合金3D打印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帶來了我國6000多項民用飛機技術的集羣式突破,打造了一條體系完整的航空創新鏈、產業鏈。“C919大飛機的研製,不僅僅是一個飛機本身,它可以帶動材料、裝備製造、電子系統、信息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為中國航空事業堅守數十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深有感觸。
不僅僅是大飛機。從北斗衞星導航到“北斗+”和“北斗學院”;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再到“羲和”逐日……一個個“國之重器”的成功,帶來的是一項項科學、技術、工藝等問題的突破和進步,以及千千萬萬科技人才的歷練和成長。
有了“國之重器”鋪就的科技底色,我們的日常生活就多了許許多多的“亮色”: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精準殺死癌細胞;植物工廠育種加速器60天就能收穫一茬水稻;特高壓輸電技術為跨區域遠距離輸送電力鋪就“高速公路”;藉助基因編輯技術這把“剪刀”,我們可以對基因“修修補補”,研發基因藥物和遺傳疾病的治療方法……
“十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走出了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道路。”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如是説。
(本報記者陳海波)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