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外部環境有助於自身發展,因此大多數國家會選擇睦鄰友好。但是印度並不這樣認為,不僅對各鄰國的家事很感興趣,還經常滋擾周邊,搞得四鄰不安。
南亞總共就那麼幾個國家,掰着手指頭都能數清楚,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對了,數十年前曾經有過錫金,不過已經被印度給“變沒了”。
和印度做鄰居很不易,歷數以上各國,基本上都被印度“教訓或者指導過”。沒法子啊,在該地區,印度是惹不起的巨無霸。然而印度仍不滿足,區區南亞已裝不下它的雄心。
南亞偏居一隅,空間實在有限,印度又三面環海,唯有向北才能找到佔便宜的機會。
獨立後的印度,對主權和領土的渴望達到空前的高度,積極對北方鄰國進行擴張蠶食。可笑的是,為了證明侵佔的土地是“本屬於自己的東西”,印度還拿出一堆“證據”。不出所料,這些“證據”只是老瓶裝新酒。
英國殖民印度時期,趁着中國內部動盪,先後泡製和偽造了藏南的“麥克馬洪線”和阿克賽欽的“約翰遜線”,均未得到中國承認。不過英國殖民者對此並不在乎,這只不過是為自己的強盜行徑找個“合理的”藉口。
倒是印度對昔日殖民者遺留的這些破爛視若珍寶,並大加維護利用,致使中印邊境頻生事端,光是近些年就相繼發生洞朗、班公湖以及加勒萬河谷等事件。
印度為什麼不安分守己把國家搞好,而是到處惹是生非、輕狂冒進?要知道印度遠未達到強大富裕的境界,這樣折騰對自身也是種削弱。
缺乏屬於自己的治國理念
在歷史上,印度除了幾次並不徹底的統一,長期處於土邦分立各自為政的狀態,即使不徹底的統一也多是由外來異族完成。直到十九世紀,英國通過幾次戰爭,方才把印度捏合在一起。
印度有一種非常玄奧的元素——印度教,在英國人沒來之前,印度教是統治者們最重要的治國工具。因為教義中藴含的等級制度,能夠確立和鞏固統治者的地位;而輪迴轉世則讓底層民眾們更加忍耐順從,消弭反抗意識。
雅利安人、馬其頓人、突厥人、阿拉伯人、突厥化蒙古人等入侵異族,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並十分樂於將之延續下去。因此馬克思曾説過:“印度這個國家沒有歷史”。
英國人來了之後,建立起龐大的殖民體系,並創造出適合印度的管理模式。換句話説,在英國人離開之前,印度人沒有機會去管理國家,這方面的經歷幾近於空白。
由此在印度獨立後,甚至來不及摸索出一套治國理政的方式。囫圇吞棗的繼承,是唯一的“速成”辦法,這使得英殖民者霸道橫蠻的基因,被滲透到方方面面。
超級大國的寵兒
印度一直暗中和中國較勁,並將其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雖然中國從未有過類似的想法。
每當中印之間發生問題時,世界上各大勢力往往會站到印度一方,其中原因耐人尋味。其一,普遍認為兩者實力並不屬於同一數量級,幫下弱者有利於平衡。再者,印度雖然還不足以成為超級大國的對手,但印度北面的中國極具潛力,利用印度來遏制中國發展,無疑是“理想的局面”。
1962年,美蘇甚至顧不上之前的宿怨,竟不約而同站隊印度一邊,經援、武器源源不絕,為的就是能讓印度“拔苗助長”式的爆發一下。
對於中國陸軍的實力,沒誰比美國清楚,麥克阿瑟曾説過:“誰要想和中國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病”。明知如此,還要不遺餘力支持印度,顯然是沒安好心。
真是搞不懂,印度為何至今還弄不清楚這個道理,仍然認為只要有美國撐腰,就能無所畏懼。
對教訓認識的不夠
中印兩國在近代,同樣遭受過西方強國的欺凌,本應對此有所借鑑和警示,中國對印度也保持着理解和同情的態度,對印方某些無理行為始終包容,然而印度不領情,在1962年依然固執地引發戰爭。
在那場“極不對等”的戰爭之後,中國大度地歸還了印方俘虜和繳獲的武器,並退回傳統習慣線,為的是不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再繼續下去。
然而“善意和友好換不來真正的和平”,時隔多年後,急於挽回當年恥辱的印度,又開始了躁動,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中國正走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長治久安的大環境十分必要。如何達到這一點,英國或許給出了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