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裏的解放碑和在碑下聽鐘聲的日子
解放碑是一座紀念碑——人民解放紀念碑,解放碑也是一條街——解放碑步行街,解放碑是一個商圈,解放碑也是中央商務區。
或者説,解放碑既是地名,更是符號,代表着重慶人心目中的城,寄託着很多人的共同記憶。走進解放碑,看看解放碑,聽聽這些年這些人的這些事,更好地瞭解重慶這座城。
(遊宇 攝)
聽得見鐘聲的日子
在老重慶人的心底,解放碑的鐘聲有着特殊的意義。尤其是早年生活在解放碑一帶的孩子,他們總説是在解放碑的鐘聲里長大的。
出生在金湯街背後打槍壩的張華曾在一篇文章裏這樣回憶:那時節,我父母腕上無需帶表,家裏旮旯角角無需有鍾,解放碑天天有鐘聲,時時有鐘聲,足矣。
1980年的解放碑(宋明琨 攝)
從解放碑順着貫穿廣場的鄒容路往東南走上兩百米,便是新華路。胡慎香在這裏居住了50年,也聽了50年的鐘聲。“以前樓沒有這麼多也沒有這麼高,解放碑的鐘聲多遠都能聽到。”
儘管聽着解放碑的鐘聲,但胡慎香早年的記憶裏對市中心的繁華並沒有特別感受。直觀來看,解放碑的房子又矮又舊,雖然商場百貨公司集中,但消費有限。她甚至不大記得解放碑一帶眾多的電影院具體有哪些,總把八一路上的解放軍影劇院和五一路的藝術電影院混為一談。
國泰藝術中心
曾經國泰電影院的地塊,變成了國泰藝術中心,包含國泰大劇院和重慶美術館(遊宇 攝)
其實懷舊的,反倒是70後80後。2017年,一篇名為《解放碑附近出生的娃》的帖子,甚至引得90後也加入集體回憶。
他們最快樂的年紀,正趕上了物質開始豐富的年代,生活逐漸富裕,市場逐漸繁榮,新生事物眼花繚亂,新的來舊的去,解放碑也和這些少年一樣開始飛速成長。
消失的鄰居和長高的夥伴
興替之間,解放碑走過了七十幾年。
尤其是最近這40年。曾幾何時,華華商店不見了、藝術電影院消失了;曾幾何時, 重慶賓館變成了海航保利、賣扁擔籮筐的木貨街上開起了無數的夜場。在他們念念不忘的小吃攤離開解放碑後,一批批解放碑的崽兒也搬到了聽不見鐘聲的嘉陵江北、長江南。
1980年的解放碑
(宋明琨 攝)
變化的標誌,用重慶人形象的説法,可以從“解放碑變矮”説起。而常被用作對比的,則是會仙樓。
1982年,總高15層、54米的會仙樓建成,幾乎是27.5米的解放碑的兩倍,幾十年來第一次突破解放碑高度。
高樓改變的,不僅是解放碑的城市天際線。
隨着如依仁巷、官井巷、慶德里這些老地名的消失,解放碑的一部分歷史凝固為傳奇。
明天鐘聲依舊
1997年的解放碑(宋明琨 攝)
八一路依然是人頭湧動的好吃街,這裏也曾是印製五廠的舊址(遊宇 攝)
午夜,解放碑鐘響12下。伴着鐘聲入睡的原住民已經不多,但解放碑依舊未眠。2008年底的一天,曾有18萬餘人聚集在解放碑下聆聽鐘聲,創下了吉尼斯紀錄。
如今,碑下聽鐘聲的很多是年輕人,對他們來説,這鐘聲不是懷舊而是希望,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2001
解放碑
(宋明琨 攝)
2002
解放碑
(宋明琨 攝)
明天
鐘聲依舊響起
解放碑又會迎來新的一天
(張坤琨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