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一傢俬人植物園內設立的塑像引發了日本方面的不滿。這對塑像中,一個男性塑像跪在一個象徵“慰安婦”的少女塑像前,有媒體報道稱,這對塑像寓意日本領導人向“慰安婦”謝罪。
△引發爭議的塑像(圖片來源:韓聯社)
日本方面稱塑像事件將影響日韓關係
塑像位於韓國東北部江原道的韓國自生植物園內,主題為“永遠的贖罪”。園主金昌烈稱,放置這對塑像是他的主意,反映了他希望韓日兩國解決歷史衝突的願望。
但一些媒體認為,這一塑像代表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從而引發爭議。據日本東京廣播公司報道,塑像的別名是“謝罪的安倍”。韓國媒體援引塑像製作者的話表示,這一設計是為了表明“只有日本繼續贖罪,直到韓國接受,日本才有可能得到寬恕”。
金昌烈説,男性塑像代表“任何有責任向‘慰安婦’受害者真誠致歉的人”,“可能代表安倍,也可能不代表安倍”。韓聯社報道稱,金昌烈個人希望塑像代表的是安倍。
金昌烈稱,沒想到這些塑像會引發外交問題。由於塑像引起了“不必要的爭議”,原定於8月10日舉行的塑像揭幕儀式已被取消。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國際禮儀的角度看,如果這一男性塑像確實代表安倍,將是“不可接受的”。若媒體報道屬實,將“決定性地影響”日韓兩國關係。
韓國外交部發言人28日表示,世界各國應遵循國際禮讓原則,對外國領導人講究國際禮儀。但他拒絕對此事進一步置評,稱這是普通公民的行為。
美聯社28日評論稱,這一事件再次引發日韓之間外交爭議。
圍繞歷史問題 日韓鬥爭不停
長期以來,慰安婦問題以及受害者是否得到了充分補償一直是日韓關係中的棘手問題。
2015年12月28日,日韓兩國在韓國首都首爾就“慰安婦”問題達成“最終”、“不可逆”的《韓日慰安婦協議》。根據協議,日本政府向韓國政府主導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出資10億日元,援助倖存的韓國“慰安婦”受害者。該協議得到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韓國時任總統朴槿惠的認可,但在韓國國內引起強烈不滿。
2017年12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這一協議存在嚴重瑕疵,沒能反映受害者需求。2018年11月21日,韓國政府宣佈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分析認為,這一決定意味着《韓日慰安婦協議》遭廢除,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
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日軍迫害的女性,韓國在包括位於首爾的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的多地設立了多座代表“慰安婦”的少女雕像。
△日本駐韓大使館前代表“慰安婦”的少女雕像(圖片來源:路透社)
據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統計,在二戰期間,亞洲約有40萬婦女被迫成為日軍“慰安婦”。大多數婦女來自被日軍佔領的國家,包括中國、朝鮮半島和菲律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