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在祭奠先人、追思緬懷的同時,有些人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就是為民族獨立解放、為國家繁榮富強作出奉獻和犧牲的先烈們。在戰火紛飛的歲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些烈士犧牲後被安葬在外地,有的也沒能夠及時通知到他們的親人。在湖北赤壁,就有這樣一處烈士陵園,幾十年來,雖然當地羣眾和學生也前來掃墓,但他們的親人卻並不知道他們被安葬在這裏。最近十幾年,陸續有烈士親屬得知了消息,前來祭奠。
姚成廟是江蘇啓東市人,清明節前,他帶着家人和親屬專程到湖北咸寧的赤壁市祭奠自己的叔爺爺。姚成廟的叔爺爺叫張學發,安葬在赤壁市羊樓洞革命烈士墓羣。這是70年來張學發的親屬第一次來祭奠。今天第一次到這裏祭奠親人的還有從廣西趕來的陳高峯,他的叔叔陳篤榮70年前長眠於此。
赤壁市羊樓洞革命烈士墓羣安葬着142位革命烈士,大部分都是抗美援朝老兵。在2005年之前,他們的家人和親屬從來不知道他們安葬在這裏。
家屬們口中的餘警官、餘大哥就是餘發海老人。餘發海今年71歲,退休前是一名警察。自2005年,餘發海就開始為烈士尋找親屬,告訴親屬們他們的親人安葬在赤壁,到現在已經堅持了16年。
2003年,餘發海因為腎衰竭做了換腎手術,需要每天服用抗排異藥物,終身不能停藥。2005年,因為手術修養兩年之後,餘發海接到了赤壁市政協委託給他的一個任務,説在郊區羊樓洞村有一片革命軍人的墓地。
開始以為的簡單任務卻並不簡單,羊樓洞村離市區40公里,那個時候的路也不好走。先後去了幾次,餘發海才終於站到了這片墓地前。
找到墓地之後的餘發海把消息反饋回赤壁市政協,政協又組織了更多的人來幫助餘發海抄寫碑文、整理資料。
帶着這些疑問,餘發海開始走訪附近的村民和當時還健在的一些志願軍老兵,同時到檔案館查找地方誌和其他資料,所有的線索最後指向了一所野戰醫院。
根據餘發海在2005年的調查走訪,從1955年墓地建成開始,羊樓洞村的村民一直在自發地保護墓地,每年的清明節,當地中小學還會組織學生和村民去墓地開展祭奠緬懷活動。1981年,赤壁市民政局撥款為墓地修建了圍牆。歷經50年,墓地得以保存,但是,50年來,從來沒有一個烈士親屬前來祭奠。
可是寄出去的一百多封信要麼石沉大海,要麼查無此人給退了回來。餘發海後來瞭解到,幾十年來,有的地方調整了行政區劃,有的地方地名改變了,有的烈士親屬從原來住的地方搬走了,還有一種情況是墓碑上的信息也不準確。
但是,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裏,餘發海還是陸續收到了幾封回信,還有電話,這也讓餘發海從此踏上了為烈士尋親的旅途。
尋找的過程艱辛而漫長。姚成廟和家人在2019年才知道他的叔爺爺張學發安葬在赤壁,但他不知道,2006年的時候,餘發海就已經開始在尋找他們。
這一次的尋訪無功而返。就在餘發海尋找烈士親屬的過程中,赤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十多個部門組成的羊樓洞烈士陵園修復和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餘發海成為這個領導小組下設的工作專班的成員。
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媒體報道以及越來越多志願者的參與,大大加快了餘發海為烈士尋親的進程。到2018年的時候,已經有117位烈士的親屬被找到,只剩下25位烈士的親屬還沒有下落,張學發的親屬就在此之列。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江蘇啓東市,姚成廟恰好從手機上看到了媒體發佈的尋親信息。這距離餘發海2006年給當地民政局寫信已經過去了13年。姚成廟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自己的姑奶奶,也就是烈士張學發的妹妹,如今已86歲的張亞芳。
張亞芳的父母親去世早,兄妹倆相依為命。1948年,張學發參軍入伍,將妹妹託付給了本家叔伯照顧。那一年,張亞芳才13歲。當兵後,張學發經常寫信回來,滿紙滿言都是對年幼的妹妹張亞芳的關切,他還把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寄給叔伯,叮囑叔伯“買肉”,給正長身體的妹妹“吃好一點”。
張亞芳收到的最後一封信是張學發所在部隊寫來的,説張學發負傷,從前線回到了湖北醫治,但傷勢怎麼樣,在湖北哪裏,都沒有提到。之後書信中斷,就再沒有了哥哥的消息。
這麼多年,張亞芳從來沒放棄過尋找,但始終沒有收穫,對哥哥的思念日積月累,一直深埋心中,直到2019年。
去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張亞芳和家人沒能到湖北祭奠,今年清明,他們終於可以成行,但兒女們和外孫姚成廟一家考慮張亞芳老人年事已高,不適合長途奔波,就由晚輩們替她去祭奠。
16年來,餘發海和赤壁市民政局以及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起,已經找到了120位烈士的親屬,並促成近百位烈士的親屬到赤壁市祭奠。
現在,通往烈士陵園的柏油路已經修好,從市區到這裏只需要半個小時,來祭奠和緬懷烈士的人也越來越多,從2014年到現在,已經累計達到200萬人次。
在這裏,我們要謝謝餘發海老人多年的不懈堅持。現在,當地為烈士尋親的工作仍然在路上,通過各種手段向全社會公佈烈士信息線索和尋親熱線電話,並同黨史教育結合起來,褒揚先烈功績,傳承紅色基因。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兩天,在很多地方,人們都會走進烈士陵園,回望歷史,致敬先烈。記住來時路,才能更好前行。今天,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不忘初心,接續奮鬥,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