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9·11”20年:那一天開啓的“鬥爭”還遠未結束

20年了,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9·11那天,我的震撼、茫然和興奮。9·11是否可以避免?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20年來,人類是否汲取了足夠的教訓?

評論丨“9·11”20年:那一天開啓的“鬥爭”還遠未結束

2001年9月11日清晨,陽光明媚。我在宿舍樓下碰到一位同學,他是哲學出身,平時沉穩而脱俗,那天卻一改常態,告訴我出大事了,拉着我去看電視。電視裏滾動播放着撞擊鏡頭。周圍有些人似乎很“高興”。我主要感到震撼,茫然不知所措,但很快就被周圍的氣氛所感染。

那兩天,氛圍有點詭異,夾雜着快樂、興奮、緊張、難過。公共場合裏,有人“興高采烈”地談論,但人羣中也有憂慮或哀傷的面孔。在角落裏,能聽到不同的竊竊私語。

我依然記得在圖書館大廳裏,一位高個子的中年人,可能在和國外親友通話,那急切的語氣,焦慮的神情,得知平安後那聲如釋重負的嘆氣,猶在耳邊。隨着殘酷的細節披露,無數平民悲慘的處境,在個人層面、人性深處,開始真實地觸動一些靈魂。

從難堪、羞愧到風中的笑臉

9·11發生在一個大時代的前夜。此後的十年中,我們前所未有地融入全球化進程,繁榮與機遇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更多地人開始用另一種敍事看待9·11,但9·11當天的場景並未完全消逝,在似乎淡忘的時候會突然跳出來。有一兩次,午夜夢迴時突然想起這一幕。

不知從何時,我開始為事發時的興奮感到難堪。在那個無數生命遭受不測的瞬間,為什麼沒有表達對無辜者的哀悼?那時,我們還不熟悉恐怖主義的本質,未意識到恐怖主義將改變我們熟悉的世界,並最終成為我們這一代揮之不去的陰影。

數年後一個秋天,我來到9·11事發現場,那天的晴空就如同9·11時一樣明媚。“歸零地”遺址正在重建,圍牆上貼滿了遇難者的照片。看得出來,親友們選出了他們眼中最美的照片,幾乎每一張面孔都洋溢着或燦爛或羞澀的笑容。千百張笑臉在陽光下閃耀,在秋風中搖曳。照片旁有遇難者的姓名和故事,雖寥寥數語,零亂而瑣碎,但感人至深。看着這些名字和故事,他們彷彿並未遠去,彷彿在無言的訴説,“這個世界我曾經來過”“請不要忘記我”……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自己為何始終無法忘記9·11那個瞬間。暴力就是暴力,無論披上什麼樣華麗的外衣,無論出於怎樣義正詞嚴的藉口。對暴力的態度決定了我們離暴力有多遠,對他人生命的珍視程度,稱量着我們自己生命的分量。能否同情弱者、能否對殺戮説不,決定了我們是野蠻還是文明。

9·11前所未有的恐怖行為,剝奪了無辜生命的暴行。從這個意義上,恐怖主義已經超越了國家、文化和立場,演變成了對於人類共同命運的挑戰。當人類不再將彼此視為同類,當仇恨與殺戮替代了寬容與共情,暗黑的力量即將傷害所有的人。恐怖主義向全球擴散,無數的人,一個接一個遭到恐怖主義蹂躪。

從窘迫反恐到最冷的冬天

一個夏夜,我在新澤西的街角小書店看到一本講述自己經歷9·11的書,作者是一位女士,西點軍校的畢業生。美國軍人是最早被9·11改變命運的人羣之一,他們提前畢業,匆匆奔向陌生的戰場,面對不見蹤影的敵人,陷入沒有盡頭的戰鬥。過去的戰術突然不再有效,令一代他們充滿了疲憊感與挫敗感。書中記錄,反恐戰爭8年來,無數的年輕夥伴消逝在天涯,堅持下來的要忍受無盡的傷痛。

反恐戰爭正酣之時,我去西點軍校遊玩,在遊客展覽區域就可以發現,學員們竟然在因陋就簡地忙着發明反地雷裝備,在手忙腳亂地學習反伏擊作戰,分明正在退化為一支“二流的治安部隊”。西點軍校的窘境,真實地反映出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處境。在美國忙於反恐戰爭的時候,全球化的深度和廣度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界力量的對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08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一場場暴風雪席捲北美,無數的企業宣佈破產,幾百萬人失去了工作,萬千家庭失去了房屋,其中包括我的朋友和兩位房東。奧巴馬在最冷的冬天,開始了一場火熱的選舉,當時的副總統候選人,就是今天的美國總統拜登。奧巴馬有一個響亮的競選口號——改變,無數絕境中的家庭將這視為希望,他承諾結束戰爭。2011年,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但阿富汗戰爭還在持續。

評論丨“9·11”20年:那一天開啓的“鬥爭”還遠未結束

世貿中心交通樞紐與世貿中心一號樓

從血淚共識到塔利班歸來

9·11事件中,世貿大廈地鐵站遭到破壞。2016,重建的世貿中心交通樞紐開放。紐約的11條地鐵線路匯聚於此,2977條生命在這裏迎來了終點。建築外觀像是兒童手中展翅高飛的白鴿,兩側潔白的金屬肋翼包圍的橢圓形大廳,比一個足球場稍小,頂部一排長長的天窗,鋪滿了藍色的蒼穹。建築物命名Oculus,眼睛的意思,指的就是建築頂上那排像眼睛一樣的天窗。安眠在這裏的人們,彷彿可以凝望他們曾經徜徉的天空與世界。

世貿中心交通樞紐的牆上,鐫刻着聯合國人權宣言,上面的字句是人類付出無數血淚換來的共識,也昭示着告別殺戮、尋求正義的希望。恐怖主義的主要生存策略是尋找國家之間、族羣之間、文化之間、教派之間的分歧、誤解、敵意,並不斷擴大這種分歧,最終撕裂人類共同體。因而,人類社會的理解、同情、共識、團結是消除國際恐怖主義的根本武器。為此,應當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嚴,理解文化的差異,包容人們的不同,警惕偏見與歧視。這正是聯合國人權宣言所銘記的精神。

2021年,9月11日。經歷了20年反恐戰爭,歷史彷彿回到了原點,美軍倉促撤離,阿富汗政府瞬間崩潰,難民瘋狂逃亡,混亂籠罩機場,塔利班強勢迴歸。20年反恐戰爭,從推翻塔利班開始,到塔利班上台結束。全世界仍然在思考,9·11是否可以避免?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人類是否汲取了足夠的教訓?

其實,最好的反恐政策是社會政策,戰勝野蠻的利器是文明共識。消除國際恐怖主義是一場文明與野蠻的衝突,人類社會對於生命、尊嚴、平等、人道等基本文明共識的堅定程度,影響着國際恐怖主義的興衰,也決定着國際反恐鬥爭的成敗。從這種意義上而言,9·11開啓的“鬥爭”還遠未結束。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李昊(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編輯 尹曙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03 字。

轉載請註明: 評論丨“9·11”20年:那一天開啓的“鬥爭”還遠未結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