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不怕水淹的城市,颱風天也不內澇,是德國下水道幫了忙?
最近一陣子各地的暴雨颱風洪水,導致了國內很多城市都陷入了內澇的情況,南方的雨水還沒過,北京就開始下起了暴雨。長江每年都會有汛期。只是今年特別長,而且降雨量偏多,所以就有了洪澇災害的發生。每一場暴雨,我們總能看到哪哪的古城又被淹了,幾百幾千年的文物古蹟可能就會因為一場暴雨而遭到毀滅性的損壞,讓人倍感惋惜。
因為中國特殊的地勢地貌和氣候環境,洪水內澇幾乎年年都會發生,中國地大物博,一直有種説法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既有西北的乾旱,就自然有東部的水澇,所以治水這一問題,從大禹時期就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在國人對治水有這麼多的關注下,偏偏有個地方最不怕水淹,即便是颱風暴雨,這座城市從來就不怎麼積水,更不要説發生水澇情況。
這個城市就是常常被人提及的青島,作為山東最熱門的旅遊城市,青島也是中國最不怕水淹的城市。青島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南部,瀕臨黃海,這裏是一個樹木常青,經濟發達的城市,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嚮往,幾度被評為中國最佳的養老城市之一。而青島之所以能擁有這麼大的熱度,除了它的海鮮和啤酒,就屬它不怕水淹的特點讓人津津樂道。
每逢有一個地方被淹,青島就會被人提及,其實內澇災害是很難杜絕的,沒有任何一個可能發生超大降雨的城市有自信能夠完全不被洪水淹沒,而中國的颱風往往從浙江、福建登陸,一路北上到達山東半島,雖然隨着颱風的移動威力會減弱,但畢竟是颱風,還是會帶來不少強降雨,可以參考去年的最強颱風利奇馬,就給山東半島帶來非常強的暴雨。不過神奇的是,青島即便是在這樣的颱風天下,城市裏也很少出現大規模內澇的情況。
很多人猜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德國人修建的地下水道,100年前青島曾被西方人所佔領,當時德國人就在青島城市下修建了下水道,總共長80公里的排水管道,不過因為城市規劃的問題,如今德國所建設的污水管線已經只有2.66公里,主要位於安徽路和大學路,可以起到借鑑作用,但不能為整個青島的排澇提供很大幫助。
其實青島之所以不會出現大規模內澇,主要還是因為地形和氣候的因素,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是丘陵地貌,東高西低,獨特的地形能將青島的降水輸送到南部入海口。再加上青島温帶季風氣候,降雨量較小,即便是颱風經過,也不會出現像南方一樣大規模長時間的強降雨,所以青島的排水壓力就沒有那麼大。
其實青島的排水管道早已不是當年德國人建造的,畢竟已經過去100多年,東西都老化了,更多的還是靠我們國人的設計和力量,才避免了青島出現城市內澇的情況。而青島對於排水所做出的工作也非常值得其他地方學習。那麼你去過青島這座城市嗎?你覺得他們防止內澇的措施可以照搬到其他內澇嚴重的城市嗎?歡迎留言並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