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當地時間5月23日,澳大利亞工黨黨首安東尼·阿爾巴尼斯在堪培拉宣誓就職,正式成為澳大利亞第31任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就職儀式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澳大利亞人將選票投給了改變,新政府打算以有序方式實施這一改變。
分析認為,這幾年,在美澳同盟不斷強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亞前任政府給全世界提供了一個處理對華關係的反面典型。新任政府應採取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使中澳關係重回正軌。
對華關係成為重要課題
日本《朝日新聞》近日報道稱,對澳大利亞新任政府來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焦點是與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關係。從2018年前後開始,澳中兩國關係齟齬不斷。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成為新任政府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2018年,莫里森接替辭職的特恩布爾成為澳大利亞總理,並於2019年獲得連任。執政期間,莫里森政府頻繁上演反華鬧劇,“中國威脅論”“中國滲透論”“新冠病毒陰謀論”等反華論調在澳大行其道,中澳關係困難重重。
“莫里森就任澳大利亞總理前夕,就曾以代理內政部長的身份,宣佈禁止中國企業華為與中興參與澳5G移動網絡建設。可以説,莫里森是在其一手製造的反華陰影中上台的。其後4年間,莫里森政府不斷炮製並炒作‘中國威脅論’,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同時公開違反國際關係準則,多次挑釁中國底線,導致中澳關係處於多點同步緊張狀態。”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外媒發現,在剛剛落幕的澳大利亞大選中,對華政策成為莫里森領導的聯盟黨和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在外交事務領域爭論的重點議題。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刊文指出,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澳中關係應該是選舉議題之一,但澳大利亞與其最大貿易伙伴之間卻沒有任何政府層面的接觸,任由“中國問題”演變為“誰更有資格保護國家安全”的黨爭議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莫里森政府在任期間,主打“經濟牌”,試圖塑造治理經濟有方的形象,但同時其將矛頭對準最大貿易伙伴中國,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行為。莫里森政府的反華政策導致中澳貿易增速減緩,進而直接影響澳大利亞國內經濟恢復。這也是莫里森在此次大選中連任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取悦美國只會得不償失
“回顧過去10餘年,從2007年陸克文政府上台,到此後的吉拉德政府、阿博特政府、特恩布爾政府,中澳關係總體平穩,偶爾在局部問題上出現變量,但雙方還是能夠比較務實地妥善處理分歧。”王曉鵬認為,總結中澳關係此前良性發展的經驗,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實現兩國優勢互補,推動經貿關係不斷向前發展;二是不斷夯實政治互信,彼此成為長遠而可靠的合作伙伴;三是在全球視野下,各自基於本國需要發展雙邊關係,致力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2014年,中澳雙方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15年,中澳自貿協定簽署,並於當年12月20日正式實施。
許利平認為,中澳雙方在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框架下開展互動,不觸碰對方“紅線”,同時澳大利亞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不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這是此前中澳關係平穩可控的重要經驗。也正因此,澳大利亞從中國發展中收穫了巨大紅利。
然而,近年來,莫里森政府將自己綁上美國的“反華戰車”,充當美國所謂“印太戰略”的馬前卒,對華政策一路走偏,將中澳關係拖入低谷。
“尤其是在美國拜登政府任內,莫里森政府認為,澳大利亞是所謂‘印太戰略’中的重要角色,積極參與‘四國機制’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協定,更加主動地跳到反華前台,不斷挑釁中國。但事實上,從長遠來看,這種選邊站的做法並不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利益。”許利平説。
澳大利亞前總理基廷曾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發文稱,中國沒有攻擊別國,澳大利亞與中國也沒有領土爭端。然而,莫里森政府為了取悦美國,在對華關係上喪失獨立外交政策,不負責任地發起挑釁,導致自己進入戰略“死衚衕”。
“近年來,美國對澳大利亞的拉攏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不斷抬升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的所謂‘戰略重要性’。在此背景下,莫里森政府將政治小團體的利益凌駕於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之上,唯美國馬首是瞻,在某種程度上淪為美國霸權在亞太地區的代理人。”王曉鵬指出,莫里森政府走偏的對華政策給亞太地區穩定帶來嚴重衝擊,而充滿不確定性的地區局勢反過來對澳大利亞自身經濟復甦造成負面影響。莫里森政府可謂得不償失。
抓住契機重回正確軌道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近日發文稱,阿爾巴尼斯政府領導澳大利亞,意味着澳中關係有可能走上改善的軌道。文章指出,今年12月,澳大利亞和中國將迎來建交50週年紀念日。目前,澳中雙邊關係的糟糕狀態並非不可避免。
彭博社也引述澳大利亞前總理特恩布爾的預測稱,在新總理阿爾巴尼斯的領導下,堪培拉與北京之間的關係會“重啓”。特恩布爾表示,他所在的聯盟黨之前有關中國政府的言論是“狂熱”和“無益”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近日表示,上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工黨政府做出同中國建交的正確抉擇,為中澳關係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中澳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也有利於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繁榮。
“澳大利亞新一屆工黨政府上台之後,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接過莫里森政府惡化中澳關係的‘舊包袱’。當前,阿爾巴尼斯政府在國內面臨抑制物價、促進就業、應對氣候變化等一系列民生相關課題,與中國改善關係、加強合作,有利於其更好破解國內難題、穩定執政基礎。”許利平指出,對澳大利亞新任政府而言,明智的選擇是營造良好氛圍,採取切實行動,恢復中澳雙方既有溝通管道,拓展更多新的合作領域,重啓中澳關係。
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過去20餘年裏,中澳雙邊貿易額從不到100億澳元增長到2000多億澳元,這背後是兩國經濟利益的深度交融。今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分析認為,作為協定成員國,澳大利亞理應充分利用該協定在帶動區域共同發展方面提供的巨大機遇,與同為協定成員國的中國加強合作,加入亞太各國謀求共同發展的大潮。
“阿爾巴尼斯在競選期間展現出相對務實的形象,一方面較為突出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較為重視澳大利亞的國際聲譽。接下來,阿爾巴尼斯政府可以將中澳經貿關係作為突破口,先在經貿領域尋求轉圜,這也有助於緩解澳大利亞國內經濟復甦面臨的困難。”王曉鵬指出,澳大利亞新任政府應當抓住中澳建交50週年的歷史契機,拿出更多誠意,付諸更多努力,更加理性地調整中澳關係,不要重走莫里森政府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