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唐山、汶川等大地震讓人談“震”色變。
但凡提起地震避險,有一種方法不得不説,那就是所謂“生命三角”避震法。這個避震方法傳播範圍之廣,知曉率相當不錯。當然也有不少反駁這種説法的人士,呼籲堅持“伏地遮擋手抓牢”的避險方法。那麼地震發生時,我們如何才能第一時間科學避震?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生命三角”以及“生命三角”的侷限性。
何為“生命三角”?
“生命三角”是國際救援者道格·庫普於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論——他認為當建築物倒塌時,落在物體或傢俱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為什麼説“生命三角”不是神話?
“生命三角”理論是道格·庫普在總結自身地震災難救援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他還於1996年嘗試通過一個樓房爆破實驗來驗證該理論。但是,該樓房爆破實驗的嚴謹性受到多方質疑。
其一:爆破樓房實驗無法模擬真實的地震環境
“生命三角”理論最致命的一點在於,它把炸藥爆破導致的房屋倒塌等同於地震中可能出現的房屋倒塌。但真實的地震給房屋造成的破壞卻並非如此。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
坍塌也分房頂平塌、牆體外倒、牆體內倒等多種。所以,儘管觀察地震造成的廢墟,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確實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但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
其二:以倚靠物不移動為假定前提
“生命三角”避震法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就是“倚靠物”是不移動的,或者説倚靠物的位置是可控的。按照道格的説法,避震位置應該在桌子邊上,因為桌子和倒塌的樓板可形成三角空間。這裏桌子的位置必然是不發生移動或者是可控的。否則桌子移動了,人還待在原地,自然不會產生有效保護。
在日本,就曾有過地震時人被彈飛起來的冰箱砸傷的案例。所以,在地震烈度比較高的地區,房間內物體移動的隨機性使得“生命三角”的形成具有不確定性。
所以,地震發生時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敲黑板,劃重點啦!
當地震來臨,我們該如何科學避震?
室內就近躲起來
震動不停別出來
熟悉環境好避險
安全空間躲危險
遠離易倒活動物
遠離懸掛易碎物
伏地遮擋手抓牢
俯身蹲下更有利
低頭閉眼防異物
抓緊身邊牢固物
“生命三角”避震法的力學原理是正確的,在避震地點(尤其是家庭避震)上選擇承重牆或者柱子的底部雖然合理,但同時要注意找軟性遮擋物保護好頭部。但考慮到地震時房間設施移動的隨機性,可能形成的“三角空間”也具有隨機性,所以利用房間內傢俱等作為倚靠物尋求三角空間的方式並不一定可取,相比之下,“伏地、遮擋、手抓牢”的應對方法考慮得更為周到一些。因為“伏地”通過降低身體的重心,可以避免在地震的晃動過程中摔倒受傷;而“遮擋”能夠避免墜落物體的直接傷害,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人不至於被劇烈的晃動甩出的其他物體所傷害;“手抓牢”則通過保持人與牢固物體的相對位置,防止摔倒或身體移位。
來源:雲南省地震局
來源:玉溪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