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孩子們最想聽的話是“我相信你”,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這句話;
而第二位就是“我説話算話”,接近一半的人選擇了它;
第三位就是“這件事我們一起討論吧”。
很多家長在看過這個排行榜之後才發現,原來與對孩子來説“信任感”是如此的重要,第一句話和第三句話表示着家長對孩子的信任感,而第二句話則是孩子對家長的信任感。倘若父母們對孩子説話時,常常脱口而出“真的假的?”、“你不會騙我吧”、“你不值得我信任”等等口頭禪會讓孩子感受到痛苦。
其實信任對於孩子來説是一種力量,之前有個孩子長大後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經驗,他曾經就因為父母的不信任而痛苦過,他在放假的時候在家裏玩,但是某一天爸爸進浴室洗澡之後,發現放在客廳的手錶不見了。因為當時家裏只有爸爸和他自己,所以都懷疑是他拿的,他自己明白沒有拿過手錶所以並沒有承認。
但是家人並沒有相信他,所有的親戚全都來找他談話,他不記得大家説什麼了,只記得他們的中心意思就是説出手錶在哪裏,承認了就好。經過反覆的勸説,孩子自己都在懷疑是不是拿過手錶,後來他不想再聽到親戚們勸他承認,索性就説是自己拿了表,最後被暴打了一頓,後來手錶在父母的牀頭被找到了,這件事留給他很重的陰影,讓他感覺非常痛苦。
很多家長出了什麼事,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做錯了,且不説不信任孩子會給他造成多少痛苦,就算是猜忌就已經讓他們很難過了。
當自己的猜想沒有得到孩子的承認,就會覺得孩子不僅是做了壞事,還學會撒謊了,接着就利用責罵、威脅甚至是暴力的方式,讓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倘若大家在懷疑之前先問過孩子“發生了什麼”,應該會更好。
除了要讓孩子感到信任,家長們也需要得到孩子的信任,這一點並不難做,只需要家長遵守信用即可。答應過孩子事情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敷衍和欺騙別人,就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信任感,倘若真的辜負了孩子的信任也一定要道歉,千萬不可強詞奪理,因為信任就是一塊玻璃,碎過一次就會能回到原來的樣子了。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信任也表現在願不願意對方參與到自己的決定中,如果孩子在做決定時能先問過父母,父母在考慮什麼時能與孩子討論,那麼就代表這個家庭的關係是和諧的,是相互信任的。畢竟信任不是嘴上説“我相信你”就夠了,還需要拿出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