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是人權狀況惡化的幫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月24日發表《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對美國侵犯人權的狀況進行了深刻揭露。報告顯示,從被美國警察“致命性跪喉”而使“我無法呼吸”的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案件,到50多萬美國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失去寶貴生命,到2020年大選後上演的國會大廈被攻佔的政治亂象,以及日益惡化的種族歧視、社會動盪和貧富分化,美國侵犯人權的問題依然相當普遍,而且非常嚴重。
一直自封為“人權衞士”的美國在人權問題上遭遇一地雞毛的冷酷現實並非偶然,這既是美國國家治理低能的直接產物,也有美式民主體制固有缺陷所埋下的必然之因。
美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體現出的對民意特別是生命權利的漠視是一個典型例子。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其他部分政客在坐失防控良機後,不僅沒有任何反思、亡羊補牢,更沒有被不斷飆升的死亡人數喚起任何良知,反而百般狡辯、自我美化,甚至惡意甩鍋、推卸責任,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雙高”的國家。作為當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號稱擁有最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醫護能力,這樣的抗疫結果無疑是一大諷刺。
美國涉槍暴力犯罪和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積弊已久,頻頻引發強烈不滿。儘管美國民眾不斷掀起要求控槍和司法公正的大規模抗議示威,但迄今都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不是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是在久拖不決的黨派爭吵中石沉大海,一切依然如故。弗洛伊德案的肇事警察並沒有受到應有處罰,當地政府只是給予受害者家屬一筆不菲的賠償了事。
在美式民主之下,國家治理淪為兩黨和政客們爭權奪利的角鬥場,治理效能卻被拋到九霄雲外。拉鋸戰、消耗戰、持久戰早就是美國政治的常態。且不説兩黨分別掌控國會和白宮的情況下,激烈“宮鬥”不可避免地對國家治理和民眾福利產生消極影響,諸如國會因為黨派爭鬥而把持住錢袋子不放,最終迫使政府陷入停擺,等等,即便是在某一個執政黨同時控制白宮和國會的所謂“全政府”執政的大好時機,政治考量也使其不想、不能甚至不敢放手推出真正能解決民眾長期關心的社會問題的政策舉措,而是寧可繼續“小步慢走”。
一些極端政客還突破底線,挑唆煽動仇恨政治,將政策之爭變為身份之爭,催生政治部落化趨勢,使得美國社會空前撕裂,不同派別之間勢同水火,對立情緒日趨狂熱。這種極化反過來又強化了美國體制中固有的否決政治現象,後任一紙令下輕易地將前任政策推翻了事,否決復否決,導致政策反覆無常,治理失效,使得諸如種族歧視、貧富分化等問題積重難返。
一些分析早就指出,美式民主是美國種種痼疾的孵化器、催化劑,美國侵犯人權的現象不僅仍將繼續存在,而且惡化的可能性還很大。美國政客們必須正視嚴峻現實,認清問題根源,揚棄過時執念,不怕刮骨療毒,才有望解決自身問題一二。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