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有“容貌焦慮”嗎?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早餐吃紫薯、南瓜、雞肉腸,午餐吃一小碗蕎麥麪條、幾顆西蘭花、半截黃瓜,晚餐半截玉米、一顆雞蛋、一顆橙子……”身高170釐米,體重110斤的奕琨計劃在假期減脂,這是她的一日三餐,而這“小心翼翼”的食譜背後藏着的是困擾她10年之久的容貌焦慮。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063名高校學生就容貌焦慮的話題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03%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2月25日《中國青年報》)

現代社會中,不少人在生活、工作、教育、房貸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壓力,如今連與生俱來的“容貌”也成了一些人感到焦慮的對象。尤其是年輕人羣體,竟有近六成大學生對自身容貌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

容貌焦慮是在目前放大顏值作用的環境下,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外貌不自信。在“看臉”時代,有的人即便原本的容貌尚可,在焦慮情緒下,也會選擇通過化妝打扮,甚至美容整形擁有自己理想的顏值,如此才能從容自信地面對他人。這顯然是一種“軀體變相障礙”,即對自己容貌過度在意,認為其存在不足或缺陷,從而產生出自卑、痛苦的心理病症。

審視“容貌焦慮”誘因,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受扭曲的審美觀念誤導。都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對“美”的解讀卻並無客觀標準。審美角度不同就會得出對美麗各不相同的答案。如今,相對流行的意見是把女性的美定格為“巴掌臉”和“A4腰”,有許多女生照此自套,從而發現自身的“遺憾”和“缺陷”,進而感到焦慮。

二是受“顏值經濟”裹挾。當下社交媒介發達,信息傳播多元,個人對容貌的判斷極易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好看的男性和靚麗的女性可以引來更多的關注、點贊,用人單位招聘時多青睞於“高顏值”應徵者……這些都在不經意間助推了“顏值經濟”的發展,也碾壓了不少相貌平平者的容貌自信心。

三是醫美行業的宣傳炒作。醫美行業原本是滿足一些人矯正生理缺陷的需要,但隨着其適用範圍擴大,向人們不間斷傳遞出“形象可以通過自我努力加以塑造”的觀念,大炒美容整形的效果,誇大容貌對金錢、就業、社交影響,這種營銷暗示、催生和放大了人們的容貌焦慮。

心病還要心藥醫。破解“容貌焦慮”,應當保持開朗樂觀、充滿自信的陽光心態,篤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最關鍵的是要調整好被扭曲誤導的思維認知。值得欣慰的是,雖然容貌焦慮給不少大學生帶來困擾,大多數人可以理性看待。91.7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容貌焦慮而採取可能威脅自身健康的行為,如過度減肥、整容等。

每個人都是芸芸眾生中獨一無二的審美個體,要對美的概念有更為清醒的認知。千姿百態是人類社會的本來模樣,人人都追求美,但沒有必要,也更不可能是千人一面。“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最終對職場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勞動者的從業能力和文明素養。年輕人關注容貌、追求高顏值沒有錯,但不能因容貌而焦慮。“腹有詩書氣自華”,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追求外貌精緻,不如通過規律作息、得體衣着、健康生活、文明舉動,用人格魅力來感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