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最高法今1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郃中林指出,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危害極大。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成為誠信社會建設中的一大“毒瘤”。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郃中林表示,下一步,將與巡迴區地方各級法院一道,構建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助力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一、完善防範機制,提升甄別能力。針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第三人撤銷之訴、勞動爭議、買賣合同、道路交通、物權糾紛、追償權糾紛等重點領域,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摸索總結虛假訴訟識別要素和方法,加強對下指導和審判指引。同時積極探索在巡迴區內建立虛假訴訟人名單制度和公職人員、律師參與虛假訴訟行為通報制度,在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將虛假訴訟拒之門外。
二、嚴格依法辦理,懲治救濟並重。對於實施虛假訴訟經查證屬實的,根據情節和後果施以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虛假訴訟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責令虛假訴訟參與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律師事務所、司法鑑定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等在制度上、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發出司法建議,努力將關口前移;涉嫌虛假訴訟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刑事犯罪的,依法將線索和案件材料移送偵查機關處理,促使當事人依法行使訴權,形成訴訟需依法、違法必追責的行為導向。同時,積極研究虛假訴訟受害人救濟途徑,對虛假訴訟受害人提出的再審申請、第三人撤銷之訴、檢察機關提起的抗訴案件,依法及時立案審查審理;確有錯誤的,依法堅決糾正。
三、加強部門協作,形成打擊合力。加強與公安、檢察、司法行政部門協作,打通信息壁壘,實現數據聯通共享,建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移送、結果反饋機制。進一步完善與刑事司法程序的銜接,在向偵查機關移送涉虛假訴訟犯罪線索後,積極配合公安、檢察機關的偵查起訴工作。定期與公安、檢察機關就虛假訴訟案件情況溝通交流,研究完善防範對策,形成防範懲治虛假訴訟合力。
四、廣泛宣傳教育,引導誠信訴訟。大力開展法治宣傳,通過集中發佈虛假訴訟典型案例、製作普法短視頻、開展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人民羣眾對虛假訴訟危害的認知,引導教育人民羣眾依法訴訟,弘揚和諧誠信的社會風氣,實現對虛假訴訟的源頭治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