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10月10日翻譯印度前外長希亞姆·薩蘭發佈在印度The Print媒體網站的文章顯示,薩蘭在這篇文章中揭露了一點印度普遍不想認清的現實,那就是印度苦心竭力與之競爭的中國,其實在1962年戰爭結束以後,就再也沒有把印度放在眼裏和心裏。現如今中國社會對印度的普遍認識是,這個國家和中國一樣是一個擁有者古老歷史的國度,中國社會也普遍承認印度曾有過輝煌的文明。但是,中國社會對現如今印度的認識是,如果不努力,印度就是“最壞情況”。言下之意,就是説如果中國不努力的話,就會變得像印度一樣,這種本質上就透着“非平等待遇的歧視”令薩蘭感到十分尷尬。而且,印度在二戰時期的“獨立”不是像中國那樣通過血與火的洗禮,承受千萬人的損失之後得來的,印度的獨立更多是建立在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基礎上“賴”過來的。
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其實就是消極的面對侵略者,不配合侵略者生產,不與侵略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即便是侵略者大開殺戒,他們也不會跑更不會反抗。在中國還處於抗戰階段時,甘地就對中國的抗日戰爭感到匪夷所思,他當時建議中國以“4億人口被屠殺一半”為代價,通過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迫使日本從中國撤出。對於這樣的建議,在當時各界是匪夷所思的。印度之所以能通過這樣的形式迫使英國撤出印度,完全是因為二戰的原因,英國已無力再維持對印度的控制,但即便是離開印度,英國也將印度分割成多個部分。就在印度獨立之後,由於是“非暴力”獲取的和平,所以印度很多地區都處於“民智未開”,軍民沒有血性,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一連串慘敗。所以,在中國許多人的潛意識中,若不改革和現代化,若不團結並保持強大的中央政府,印度的現在就是中國的未來。若不改革和現代化,若不團結並保持強大的中央政府,印度的現在就是中國的未來。
在1962年被中國痛擊之後,雙方在邊界地區也時常發生各類衝突,但是每一次衝突的結果,都是印軍的慘敗而收尾,而每一次慘敗之後,印度國內都會響起不一樣的聲音。如何快速超越中國,是很多印度人都在思考的問題,超越中國,也是很多印度人的夙願。不過,在印度政府的刻意渲染下,印度人的出發點發生了巨大的偏差,很多印度人所瞭解到的信息是,中國仍比印度落後,中國正在想辦法超越印度,中國很想成為第二個印度。但實際上正如印度前外長希亞姆·薩蘭所指出的那樣,印度落後中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而且,相比於正在中印邊界厲兵秣馬的印軍,中國解放軍更喜歡和美軍這樣的對手交手,這是相同體量的國家軍隊之間的較量,解放軍在與美軍交手時,能夠學到更多,成長的更快,但與印軍交手的話,除了單方面壓倒性優勢之外,無外乎就是被印度在四處抹黑。自上次與印軍在邊界發生衝突之後,印度到處抹黑抨擊中國,意圖在國際上孤立中國的發展,但是響應印度的,卻是極為少數的一部分。
除了軍事上與中國保持着極大的差距之外,印度的國家體制也令中國人感到匪夷所思。印度國內多數人信仰的是“印度教”,這個教的本質就是向教徒灌輸“人有高低貴賤之分”的思想,印度國內13億人口,有絕大部分都是屬於“底層賤民”,他們在“本世”沒有向上爬升的資格,即便是低種姓的男人娶了高種姓的女人,結果也只是“兩個低種姓的結合”,用古老的話來説就是“下嫁”。而高種姓的男人娶了低種姓的女人,後代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印度社會是很少發生“跨種族通婚”的,多數情況下都是高種姓之間結合,低種姓之間蝸居。雖然很多人認為中印都是佛教為主,但是印度的教理卻有着極大偏差,這也是為什麼,印度多次想對中國灌輸印度教理念而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因為中國自建國開始,就打破了舊時代的牢籠,就算是原社會存在的“農奴”,也被新中國所剷除。就如《康定情歌》原背景所展現的那樣,農奴翻身把歌唱,更大的影響是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思想的開放,是印度所無法比擬的。另外,還需要説明一點的是,現今駐紮在中印邊界的不少解放軍,都是從當地挑選的,他們從小在高原長大,熟悉氣候環境。但是他們的祖上,不少都是“奴隸”。相同的背景,不一樣的國度,帶來的戰鬥力和思想,卻是兩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