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俄羅斯、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隋鑫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 柳玉鵬】俄羅斯知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達莉婭·杜金娜遇害,令一段時間以來已“淡出”世界媒體頭條的俄烏衝突熱度重被點燃。在最初的震驚後,俄烏雙方23日針對此事互相激烈指責。對於俄公民遭暗殺,美國國務院用一種模稜兩可的方式回應,被俄議員批為“政治雙標”。24日是烏克蘭獨立日,也是俄烏衝突滿半年的時間節點。美烏都稱俄羅斯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或未來幾天發動重大攻擊。雖然尚不清楚這種警告是不是一種輿論戰,但杜金娜之死顯然已成為俄烏衝突升級的現實因素。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3日表示,謀殺杜金娜是野蠻犯罪,俄對組織、命令和實施者絕不留情。有歐洲媒體認為,矛盾激化可能令俄烏衝突在本週進入新階段。目前,歐盟正在商量培訓烏克蘭士兵的計劃,美國則被質疑秘密為烏提供了可能激怒俄羅斯的武器。戰爭已經進行了6個月,他們似乎並不想看到它結束。
謀殺目標是杜金娜本人
當地時間23日上午,杜金娜的遺體告別儀式在莫斯科奧斯坦金諾電視中心舉行。俄新社發佈的照片顯示,數百人出席追悼儀式,杜金及妻子坐在女兒的棺槨旁。CNN報道稱,杜金髮表了情緒激動的演講,表示自己的女兒是“為俄羅斯而死,為俄羅斯的勝利而死”。杜金娜生前就職的俄羅斯Tsargrad電視台創始人康斯坦丁·馬洛費耶夫説,杜金娜不會白白死去,俄羅斯一定會取得特別軍事行動的勝利,併成功實現所有目標。
當地時間23日,遭暗殺身亡的俄羅斯知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杜金娜的告別儀式在莫斯科奧斯坦金諾電視中心舉行。圖為杜金在告別儀式上講話。(IC photo)
22日,俄總統普京簽署命令,追授杜金娜英雄勳章。俄聯邦安全局當天表示,謀殺杜金娜的罪行是由烏克蘭特勤部門策劃和實施的,執行者是烏克蘭公民納塔利婭·沃夫克,她在犯罪後逃往愛沙尼亞。俄羅斯塔斯社23日援引俄執法機構的最新披露稱,爆炸事件的主要目標就是杜金娜,而非此前外界認為的針對她的父親。俄外長拉夫羅夫説,調查有望很快完成,“對組織、命令和實施爆炸的人絕不留情”。
俄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22日稱,基輔與兇手之間的聯繫是顯而易見的。俄方將在23日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提出杜金娜被謀殺一事。俄羅斯《觀點報》23日報道説,俄分析人士認為,沃夫克可能有同謀,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或國防部情報總局很可能參與了策劃,愛沙尼亞特種部隊也可能參與其中,包括提供一條安全走廊,讓沃夫克在愛沙尼亞—俄羅斯邊境可以不受阻礙地撤離。
烏克蘭再次否認俄羅斯方面的指控,反稱這是俄為審判“亞速營”人員所作的輿論準備。作出這番表態的烏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23日在推特發文稱,俄羅斯再次製造虛構的世界。愛沙尼亞外長雷恩薩盧則説,在他看來,由於愛沙尼亞支持烏克蘭,俄羅斯正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對之施加壓力。
據《觀點報》23日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2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發了一段烏克蘭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弗魯佈列夫斯基接受採訪的視頻,後者呼籲“殺死儘可能多的俄羅斯人”。對此,扎哈羅娃怒斥這一表態“不可思議”“難以原諒”。她批評這不但是恐怖主義,更是納粹政策和種族清洗。哈薩克斯坦外交部23日表示,已召見烏克蘭駐哈大使,就其採訪中的言論提出抗議。
當地時間22日,在被問及“美國對誰是謀殺杜金娜的幕後主使有何看法”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沒有直接回應,而只是譴責一切以平民為目標的蓄意襲擊行為。他強調烏克蘭否認與此事有任何牽連,並似有所指地説“毫不懷疑俄羅斯人會得出某種結論”。美國模稜兩可的表態遭到俄方痛批。扎哈羅娃23日稱,美國現在沒有任何道德權利批評他國的人權問題。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科薩切夫表示,美方的説法是其“政治雙標”和“厚顏無恥”的又一範例。
基輔想開闢一條新戰線?
在烏克蘭獨立日(24日)到來之際,西方正製造一種緊張氣氛。俄羅斯商業諮詢通訊社報道稱,美國政府敦促在烏的美國人立即離開,警告稱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天加大力度“對民用基礎設施和政府建築發動襲擊”。這則美國駐烏大使館網站22日晚發佈的警告説:“烏克蘭全境的安全局勢非常不穩定,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惡化。”
英國《衞報》稱,這是近幾個月美國在基輔的大使館發出的第一個特別安全警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3日表示,烏克蘭將作出“強有力的回應”。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稱,俄國防部一直強調,俄戰機只打擊烏克蘭的軍事目標,如雷達站、武器庫等。
23日,烏克蘭舉行“克里米亞平台”線上峯會。德國電視一台報道説,烏克蘭希望再次呼籲國際力量支持歸還克里米亞。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德國總理朔爾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都出席並講話。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歐盟的決心沒有變,打算長期支持烏克蘭。俄羅斯《生意人報》評論説,這一峯會是在烏對克里米亞的攻擊急劇增加的背景下舉行的,表明基輔想在盟國的批准下開闢另一條對抗俄羅斯的戰線。
雅虎新聞報道稱,最近對克里米亞俄羅斯目標的襲擊並非像烏克蘭所説的那樣,是由攜帶爆炸物的特種作戰小組實施的。美國《國家安全日報》提到這篇報道説,有傳言稱,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比政府公開宣佈的還要多。克里米亞的情況説明,美國可能已經秘密向烏克蘭輸送陸軍戰術導彈系統。如果這是真的,就與美國政府的公開説法相悖。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7月曾警告,使用這些導彈將進一步激怒俄羅斯,可能煽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歐盟則計劃為烏克蘭士兵提供培訓。德國《明鏡》週刊23日報道説,歐盟正在考慮不僅向烏克蘭提供與俄軍作戰的物資,還要對烏克蘭武裝部隊進行培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稱,歐盟成員國防長下週一將在捷克首都舉行的會議上討論這項計劃。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援引俄政治學家葉若夫的話説,這些訓練可能在波蘭或波羅的海國家展開。歐盟正越來越深地陷入與俄羅斯的對抗中。
“危機點”可能在秋冬出現
23日是烏克蘭的“國旗日”。澤連斯基當天發表演講,誓言烏克蘭國旗將在所有目前被佔領地區“該掛的地方”飄揚。《愛爾蘭時報》稱,俄羅斯對烏髮動特別軍事行動已經6個月,這場戰爭對俄來説並不順利。對烏克蘭來説,儘管烏軍頑強抵抗,但也沒有太多進展。而未來,情況還有可能變得更糟。
美國“政治新聞網”稱,隨着俄烏衝突將邁進第七個月,戰事看起來正走向混亂不堪的僵局。歐盟高級官員坦言,今年秋天或初冬很可能會出現“危機點”,屆時各成員國將開始感受到戰爭帶來的嚴峻經濟陣痛,同時卻被請求從兜裏掏出更多錢支持烏克蘭。在這些支持烏克蘭的公開聲明背後,是德國、法國、意大利與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北歐國家之間一場無聲的拉鋸戰。雖然應該不會看到歐盟在其對烏克蘭的承諾上後退,但預計歐盟未來半年的對俄製裁和對烏軍援規模恐將減縮。
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看來,無論誰贏得俄烏正在進行的戰爭,美國都是這場衝突的戰略輸家。文章説,遭遇全面制裁後,莫斯科意識到不能再依賴歐洲作為俄能源的最大消費者,因此轉向東方。而一些國家也會因為美西方的表現而與其保持距離。英國《衞報》評論稱,俄烏衝突不是孤立發生的,地緣政治轉型已經開始,其結果可能幾十年後才會完全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