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雪:印美經貿激增,方便與中國脱鈎嗎

2021年印美、印中商品貿易都將突破千億美元,但在印度國內這兩對最重要的雙邊貿易關係所引起的關注和激發的情緒截然不同。因為美國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它最大的順差來源國,而中國是印度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也是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對象國,即使2020年邊境衝突後印度民間高漲的抵制聲浪和政府不斷加高的政策壁壘都無助扭轉這一局面。因此,同樣都是首度破千億,重商主義傾向突出的莫迪政府對印美貿易提升抱持着樂見其成的輕鬆,對於印中貿易則心態複雜又沉重。近日印美重啓中斷四年的部長級經貿對話,雙方似乎也充滿合作的誠意。

首先,印美商品貿易目前的增長只是“水漲船高”而已,並未發生明顯的結構變化。

進入2021年,隨着美國和印度經濟疫後復甦的步伐加快,雙邊貿易也表現出強勁的增勢。1-9月較上年同期增加50%,高於同期中印貿易的增速,這其中就有恢復性反彈的因素在起作用。因為2020年印美貿易萎縮2.7%,而中印貿易卻全年實現5.4%的增長。

從商品貿易的產品結構上看,美國對印度的出口產品較為集中,排名前三位的產品就佔了整個進口的45%,其中原油及原油製品佔比超過30%。這一點明顯與中國對印出口不同,中國對印出口多是工業製成品,產品線長,種類全,排名前三的商品佔比加起來都不到30%。隨着經濟復甦,印度對如同現代工業血液一般的原油的需求必然增加,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較年初已上漲25%,這同樣會引致美國對印出口的增加。

在印度對美出口中,珠寶首飾佔比達到16%,居第一。該類商品在美國對印度出口中也常居前三。這是因為印度是國際重要的首飾加工基地,它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提供來料加工服務。疫情解封之後,國際珠寶消費出現井噴,在印美雙向貿易中該類商品增幅也最大。佔比居第二位的是藥品,在印度對美出口中所佔比重接近10%。在疫情衝擊下,印度對美藥品出口不降反升,2020年較上年增長了9%,2021年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中印、印美商品貿易總額不相上下,但如果再加上雙邊服務貿易,美國穩坐印度頭號貿易伙伴的地位,其他國家難望其項背。僅2019年雙方服務貿易就高達540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印美之間更頻繁的人員往來,印度向美國提供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信息技術外包服務以及美國向印度轉讓的專利和知識產權等。在印美雙邊貿易中,最難得的是,印度能夠在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上同時保持雙順差,只是與中美貿易的不平衡相比,印方的順差規模有限,直到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也才288億美元。

其次,特朗普時期印美合作一度受損,重啓印美部長級經貿對話不僅是拜登的彌合之舉,中國因素亦在考慮之中。

特朗普上台後,對印美貿易中印方長期順差且不斷擴大趨勢非常不滿,他指責印度不願開放國內市場,認定美國的投資和商品在印度沒有享有對等的公平待遇。因此,他不僅將印度列入潛在匯率操縱國的名錄,還在2019年終止了美國曾給予印度的貿易普惠制資格(GSP,這是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的一種非對等的貿易優惠待遇)。此外,為了將更多工作留給美國人,特朗普還推出更嚴格的簽證政策,而印度作為美國每年發放非移民工作簽證最多的國家,受此政策的影響也最大。正是因為兩國在這些問題上的分歧太大,2017年之後兩國就無心再繼續奧巴馬時期開始的一年一度的部長級經貿對話(TPF)。

拜登上台後,美國外交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處理中美關係,中美矛盾沒有緩解,但拜登明顯改變了策略:一方面避免直接對抗,另一方面更重視拉幫結派,尋求同道盟友。於是,印度再度成為美國理應重視的“天然盟友”。因此,儘管印美貿易依然失衡,印方順差繼續擴大,作為貿易談判對象的印度,也仍然態度難纏,不懂適度讓步,但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政府還是願意坐下來與印度重開經貿對話,甚至願意讓步以重修特朗普時期受損的印美經貿合作關係。至少美國貿易代表此次已經表示,“按照美國國會早先確立的標準,印度提出的恢復普惠制待遇的要求是合理的。”

劉小雪:印美經貿激增,方便與中國脱鈎嗎

畢竟只是一場為期兩天的貿易對話,具體成果有限,雙方僅答應對特定農產品給予更方便的市場準入,更多更具體的問題將留待下一年的新一輪對話解決。但在雙方發表的共同聲明中,有一些原則性表述卻分明擺明瞭要與中國切割的態度,比如特別強調要在“市場經濟和民主國家之間”建立一個透明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要在“志同道合者之間”建立安全可靠的供應鏈等。問題是,它們能確定,脱離了中國,這些話不是空言嗎?(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來源:環球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5 字。

轉載請註明: 劉小雪:印美經貿激增,方便與中國脱鈎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