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集裝箱從南加州延伸到芝加哥,什麼感覺?

2020年,全球經濟因新冠疫情影響像是踩了剎車。今年雖有所復甦,卻陷入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供應鏈大擁堵”。全球尤其是英美等西方國家供應鏈紊亂問題愈演愈烈,英國超市缺少衞生紙,美國肯德基“無雞可炸”,聖誕節所需的大量貨物積壓碼頭,汽車企業大量減產。一些人將這場供應鏈混亂歸咎於新冠疫情肆虐和供應鏈高度全球化的後果,大力鼓吹要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國內。但實際上,美國近些年在“美國優先”思想指導下采取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過度的金融刺激措施,正是使供應鏈變得更加脆弱的重要原因。

無論是拜登政府,還是之前的特朗普政府,他們畸形的經濟政策都造成了全球供應鏈的動盪。特朗普時期高舉關税大棒搞貿易戰,拜登政府雖然採取了一些彌補措施,取消了對歐盟鋼鐵的懲罰性關税,但對特朗普政府向中國隨意加徵的涉及3000億美元出口商品的關税卻遲遲不願宣佈取消。截至目前,美國已累計將900多家中國企業和機構列入各類實體清單。此外,美國還試圖構建一個獨立於現有全球化供應鏈、以美國為核心、由美國選定衞星經濟體的“鏈中鏈”。這些逆全球化的做法扭曲了全球供應鏈、增加了美國通脹的壓力,極大損害了全球消費者的利益。

全球“缺芯”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密切相關。美國不斷將中國高科技企業納入限制清單,以國防安全為由,嚴禁芯片等領域的高科技生產企業同中國企業的貿易往來,對美國以外的企業通過長臂管轄進行監督約束。但當民眾對電子產品、汽車等的需求急劇上升時,芯片代工廠一時無法做出快速反應,反過來影響了美國企業的生產。正如《南華早報》、路透社評論稱,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戰加劇了芯片緊張。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超過169個行業受到了缺芯的影響。一意孤行的結果必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政府過度的金融刺激措施使原先就已脆弱不堪的供應鏈更加搖搖欲墜。美國零售聯合會預計,今年11月和12月的全美零售額將增長8.5-10.5%,達到創紀錄的8590億美元。美國對疫情期間失業人員的補貼延緩了勞動力迴歸工作的速度,目前其勞動力參與率已經降至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共有1044萬個職位空缺。明顯滯後的勞動參與率加劇了供給與需求的矛盾。

由於美國疫情長時間沒有得到較好控制,致使港口和物流受到巨大影響,碼頭難以正常作業,大量船隻壓港也造成了商品供應的緊張。美國已成為全球供應鏈最掉鏈子的重災區。《商業週刊》報道,如果在洛杉磯港口外停泊的70多艘貨輪上的所有集裝箱首尾相連,足以從南加州延伸到芝加哥。世界銀行和英國諮詢公司HIS Markis最近公佈的“全球貨運港口績效指數”報告顯示,美國最大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幾乎在全球351個頂級港口中排名墊底,而全球效率最高的十大港口中有9個位於亞洲。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物流工人極度緊缺,卡車司機缺口超過8萬名。美國運輸部長布蒂吉格表示,美供應鏈問題將持續到明年。

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最早控制住疫情,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中流砥柱。2020年中國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45.5億噸,港口規模居世界第一,但從未出現像美國這樣長時間的擁堵。中國通過自己的產能,為鄰國的抗疫和復工復產做出貢獻。截至10月27日,中國已向周邊28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多批次抗疫物資,提供新冠疫苗10批次共計近8千多萬劑,派出醫療專家組10餘批次。中國還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保持貿易運輸通道暢通,推動沿線國家復工復產,為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疫情之下,中國供應鏈的韌性和對全球供應鏈的不可或缺性日益凸顯。

當前,全球化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各個領域。美國若繼續逆潮而動,其經濟勢必會遭到更強烈的反噬。美國應該做的,是解決其國內治理存在的問題,而不是讓全世界為美元霸權買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大家同在一條“發展之船”上。為今之計,各國應攜手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相互配合、協同治理,儘快恢復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轉,推動全球經濟的穩步復甦。(國際問題學者 周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3 字。

轉載請註明: 周信:集裝箱從南加州延伸到芝加哥,什麼感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