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台灣全省熱議鳳梨(菠蘿)成了時髦。一顆小小的菠蘿,被政客、名嘴、網民、農户等以不同角度解讀,而圍繞其上演的一出出“菠蘿現形記”,也再次將島內政治和社會生態淋漓盡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台當局繼續執迷不悟,對大陸因正當檢疫需要暫停進口的政策説三道四,一些人更是以“愛台”名義藉機上位,所謂“自由鳳梨”“藝人團結接力買鳳梨”等戲碼接連上演。不自我反思,嘴巴一開一合就想翻雲覆雨各取所需:有人秀“團結”,有人謀復出,有人轉嫁責任,有人編造謊言繼續瘋狂攻擊大陸、鼓吹“台獨”。
“政治牌”和“悲情牌”,一度被台當局和島內部分輿論打得信手拈來,於是,他們會一邊禁華為、愛奇藝等大陸企業入台,一邊卻動輒稱“遭對岸打壓”做可憐狀。只是,這種習慣性套路的效力,這幾年在大陸民間看來早已破產。可以説,島內政客和輿論越是政治化解讀菠蘿事件並將之上綱上線,就越會令大陸網友厭惡和嘲笑。“兩岸一家親”的同胞之情血濃於水,但對於某些冥頑不化一心謀“獨”者,大陸民間的耐心其實正在一點點耗盡。
屢屢對大陸惡語相向卻大言不慚地抱怨“台灣民眾情感被傷害”,明明經濟對大陸依存度極高卻一再出言中傷並煽動島內輿論仇視大陸,這樣近年明顯有些“失衡”的兩岸交往背後,其實是大陸一直在以最大限度對台釋放善意。但善意絕不是可以被拿來無限利用的,那種“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毛病沒人會一直慣着。正如民進黨一位創黨元老所説,“當我們在講鳳梨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問,我們連口罩都不賣給大陸啊?台灣是靠大陸奶水養大的卻對大陸充滿敵意,憑什麼要求大陸給善意?”
如果台當局還是不長記性,排斥兩岸正常交往,在國際場合挾洋自重,孤注一擲搞分裂那一套,那麼等待他們的除了大陸民間的反感,還將會令他們自身一次次陷入“下一次菠蘿風暴來襲”的疑神疑鬼式恐懼中。而且,這動輒如驚弓之鳥的毛病,難治。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