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奧人工造雪影響居民用水?官方:可確保用水及環境安全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綜合

12月3日,國新辦舉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最新籌辦進展以及延慶、張家口賽區籌備情況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出,本次冬奧會舉辦地雪量偏少需要人工造雪,是否可能影響環境及居民用水。北京市延慶區區長於波及河北省張家口市市長趙文鋒分別詳細解答了賽區的造雪技術,並表示,採取的技術手段既可保證冬奧會造雪用水需求,也不會對區域的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于波説,位於北京延慶區電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從11月15日已經開始正式造雪,預計到明年1月中旬能夠完成造雪的任務。延慶賽區在整個造雪過程中始終堅持多元蓄水、循環用水、科技節水。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優先利用收集儲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等作為人工造雪的水源。延慶地區降水量充沛,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區累計降水量739.9毫米,比過去5年平均降水量508.3毫米多了231.6毫米。另外,今年11月6日,北京迎來了今冬的初雪,延慶冬奧賽區降雪量達到19.5毫米,屬於暴雪級別。另外,賽區還建設了三座塘壩和蓄水池,總計可以蓄水約18萬立方米,最大限度地存蓄地表水用來造雪和綠化養護等。  于波説,整個延慶賽區在建設規劃、工程管理、生活利用等各個方面都採取了節水的措施,一方面,融雪水通過賽區內的溝道匯流收集到一座塘壩內,用於下一個雪季的造雪和平時賽區的綠化養護等,從而形成了造雪用水的內循環,最大限度節約保護水資源。另一方面,賽區內還建設了一座污水處理站。作為冬奧配套的市政工程設施,達標處理後的再生水可以用於道路澆灑、綠化、灌溉、廁所沖洗等,循環用水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統,通過對氣象等情況的實時監測,選擇最適宜的條件下啓動造雪機,並根據外界環境動態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避免水資源的浪費。  對於張家口方面,趙文鋒表示,按照國際慣例,無論賽事舉辦地降雪量多少,冬奧會所有的雪上項目競賽場地均需人工造雪以保持雪地形狀,確保參賽運動員擁有相同的比賽條件。張家口賽區所在的崇禮區具有大陸性季風氣候和典型山地氣候特徵,受地形影響,崇禮區降水量明顯大於周邊區域。通過收集地表徑流、雪融水等舉措,有效保障了造雪用水,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他介紹,崇禮區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申辦之初的52%增長到現在的67%,特別是賽事核心區,綠化率已經超過80%。崇禮城區和冬奧核心區降水量,分別從458毫米、677毫米增長到今年的537毫米和730毫米。11月初,張家口普降大雪,冬奧核心區最大降雪量達到26釐米,為雪務保障提供了有利條件。  不僅如此,冬奧核心區生態環境好、地表徑流水資源豐沛,雲頂場館羣和古楊樹場館都建成了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和小景觀湖11個,總蓄水量達到了53萬立方米。尤其是古楊樹場館羣,區域地表徑流日動態補水量達到了1.3萬立方米,地表徑流和現有蓄水可完全滿足場館造雪需求。  趙文鋒説,兩個場館羣均採用了高效節水的人工造雪裝備和智能化造雪系統,能夠根據外界環境動態變化保持最佳造雪效率,可節約造雪用水20%左右。同時制定了適時儲雪方案,設置儲雪點72個,計劃儲雪28.8萬立方米,進一步減少造雪用水消耗。同時,我們也注重人工增雪,組建專業團隊,根據天氣和雲系條件適時開展增雪作業,全方位、多渠道保障賽時用雪需求。